刘度话音刚落,整个德阳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震惊于他竟敢在如此重要的朝会上,提出这样颠覆性的人事变动。
杨彪始终在一旁看戏,根本没想过怎么突然中枪了。
而且刘度这一开口,直接给他发配去建皇陵了,这没有个几年十年的,怎么可能完工!
抬起自己的苍老的脸庞,杨彪对上的,只是刘度毫无感情的双眼。
杨彪虽然从头到尾没有开口,但是那负50的好感度,时刻在提醒着刘度,这老登跟袁隗是一丘之貉,都将自己视为眼中钉。
本来刘度的计划,是让王允暂时升任司空,总管工程事宜之后在找机会升职。
如今看到杨彪这番态度,刘度也懒得多犹豫,直接选择平调杨彪,给王允升职了。
刘度的话语可没有丝毫漏洞,杨彪身为司徒,掌管一切官员任命,内廷太监自然也在其中。
十常侍之乱,太监集体造反,杨彪说什么也得担责的。
在三国演义的书中,杨彪或许就是因此,被董卓时刻针对,所以才加入了忠臣行列,开始跟董卓对着干的。
袁隗此刻也收起了轻视之心,本来还觉得,刘度终究是年轻人,有些忽视了太师这个职位。
如今看来,这刘度分明是以退为进,然后将实权的司徒抓在手里!
别看太师的位分权限,都在司徒的三公之上,但是你下达的命令,总归要有人执行的。
到时候司徒给你阳奉阴违,上三公的太傅太师,一样是会被架空的。
原本的三公职位,黄琬身居太尉总管军事民政,但是因为大将军何进的存在,军事基本丧失主导权,只能插手少量官员任命。
而杨彪这个司徒,则是除了没有军权几乎独揽朝政,
几乎所有官员任命税赋征收,都在他的手里把持着,跟袁家配合起来,可谓是天衣无缝。
司空这个主管工事的职位,之前则是一直空闲,因为灵帝将相关事宜都给十常侍负责,所以也就空悬着了。
现在因为刘度的一句话,整个局势发生了大变化。
汉室忠臣黄琬的职位不变,杨彪看似平调却是贬职,王允跟黄琬是一路人,位居司徒之后,袁隗以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想到这里,袁隗赶忙走出来反对到
“刘将军,杨司徒汉室忠良德高望重,杨家更是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岂能因十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