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度站在德阳殿中央,看了看离去的蔡邕,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婚事还没确定呢,岳父怎么就跑了?
心中吐槽一番,刘度没有纠结此事,因为刘度知道,这老头得了这等诗句,以后定然还会来缠着自己。
刘度此举也不是临时起意,哪怕是蔡邕今日不来找他,他有空也会去拜访,并且展露一定的胸怀抱负,还有留下几幅大作。
因为这个年代名声太重要了,刘度出身寒微,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汉室宗亲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万,
刘度的声望跟卖草鞋的刘备比,其实也没有好多少。
刘备好歹当年还是大儒卢植的弟子,前身那个刘度啥也不是,最多算是勉强识字。
后来刘备能招揽那么多虎将,也是积攒下来的名气,刘度现在就是复刻刘皇叔的道路。
甚至刘度已经走在刘皇叔前面,毕竟刘备短时间内,是没资格进入洛阳,插手大汉的权力中心的。
之后再有了蔡邕作为背书,刘度的名气还会提升,真正配上那冠军侯的爵位。
到时候无数忠于汉室的武将,也会慕名前来投奔的,省的刘度挨个招揽。
毕竟这时候通信不便,很可能刘度刚下令招揽,武将就已经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比如刘度有意招揽的甘宁,这位可是水战好手。
想要一统天下,长江这个天堑就不能绕过,提前招揽相关人手,也是必须的。
可惜甘宁如今混迹长江,干着他那锦帆贼的劫掠勾当,哪怕是刘度手下的影卫,也没有找到具体行踪。
虽然刘度已经有了系统,但是培养一个猛将,需要的愿力着实不少。
以后刘度需要愿力的地方还会很多,可不能如此的大手大脚。
比如打仗最需要的除了人,还需要粮食。
刘度清楚的记得,东汉末年处在小冰期,不说粮食颗粒无收,那也是堪比金子珍贵。
哪怕是刘度那些百战之师的精锐,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所以以后搞出粮食很重要。
不说杂交水稻了,仅仅是亩产颇丰的番薯土豆,都是可以尝试的。
他的系统有多神奇,刘度可是见识过,哪怕是凭空造物都是有可能的。
毕竟连毁天灭地的仙人,只要愿力足够都能实现,何况区区凡俗食物?
刘度就不信了,到时候用愿力实现吃不完的食物,还有精良的兵器装备,还能统一不了天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