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夜露寒,毒士遇逼降(第1页)

贾诩踏着夜露回到自己的营帐,靴底沾着的草屑在地面拖出细碎的声响。

帐内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投在帆布上,忽明忽暗。案几上的陶壶还温着,他提起壶柄给自己倒了杯凉茶,指尖触到杯壁的凉意,才觉出今夜的风比往日更寒几分。

茶水入喉,带着一丝微涩的回甘,却压不住心头翻涌的思绪。

白日里董卓帐内的喧嚣还在耳畔回响,华雄等武将叫嚣着要去抢粮的粗野嗓音,李儒阴恻恻的算计,还有董卓那张被酒气涨红的脸,都透着一股末日将临的浮躁。

而张济哪有如风中残烛的伤势,更让这乱世的悲凉添了几分具象。

贾诩摩挲着杯沿,想起那个只闻其名、未见其详的刘度。

能凭两人之力冲散五千西凉骑兵,能不动声色地挑动董卓与袁绍相斗,这般人物,究竟藏着怎样的城府?

“先生。” 帐外传来亲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

“何事?” 贾诩放下茶杯,声音平静无波。

亲卫掀帘而入,手里捧着个牛皮纸信封,躬身道:

“之前来了个信使,说是您在洛阳经商的公子托他送来的信,指明要亲手交给先生。”

“信使?”贾诩眉峰微挑,心中泛起一阵疑惑。

他的长子贾穆确实在洛阳经营着一家绸缎铺,父子俩虽聚少离多,却常有书信往来。

只是他随董卓进京不过两日,事出仓促,连家眷都没来得及告知,贾穆怎么会知道他已到了洛阳?

“信呢?” 他伸手接过信封,入手便觉不对劲。

信封是寻常货郎用的粗纸,边角磨得发毛,封口处的浆糊抹得歪歪扭扭,连火漆都没盖,贾穆素来谨慎,家书从未如此潦草。

他先看了看信封上的字迹,那是一行生硬的隶书,写着贾诩先生亲启。

这字迹大气磅礴锋芒暗露,与贾穆判若云泥。

更让他心惊的是,贾穆在家书中从来只称父,何时用过贾诩先生这般生分的称呼?

“这信是谁送来的?” 贾诩的声音冷了几分,指尖已悄悄攥紧。

亲卫回忆道:“是个穿青布短打的汉子,看着像是个跑江湖的信使,说在洛阳街头碰到贾公子,公子给了他五铢钱,让他顺路送来。小人瞧他神色正常,不像有诈,便接了信进来。”

“顺路?” 贾诩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从洛阳城到城西营寨,少说也有二十里路,哪有什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