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愿力成秘事,刘辩成太监?(第1页)

刘度望着荀彧,本以为自己那句让刘辩不能生育不喜女人的话会引来质疑,毕竟此事太过匪夷所思。

可没等他多做解释,荀彧却已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全然的信服:“主公高瞻远瞩,是属下冒昧了。”

刘度微怔,随即了然。

他忘了,荀彧早已见识过影卫的恐怖

那些如同鬼魅的密探,能悄无声息地渗透进董卓的西凉军和袁绍的西园军,连袁绍运粮队的具体路线都能精准截获,甚至连袁军中哪些将领与董卓暗通款曲,都摸得一清二楚。

在荀彧看来,连袁、董这等手握重兵的势力都挡不住影卫的渗透,那戒备远不如军营的皇宫,对刘度而言自然是来去自如。

更何况,刘度还跟荀彧说过,今日在皇宫发生的事情。

王允跳出来提议整顿内廷,明着是筛选宫女太监,实则是向刘度示好,把最终的人事权拱手相让。

如今宫里的每一个宫女、每一个太监,都经过刘度的手筛选、调配,安插几个心腹进去,简直易如反掌。

“主公早在后宫布下天罗地网了。” 荀彧暗自思忖,越想越觉得刘度深不可测。

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后续,只要刘辩真的不能生育,那所谓的后顾之忧便彻底烟消云散。

将来若是时机成熟,完全可以用天子无后做文章,另立新君;哪怕再大胆些,让何太后改嫁刘度,也并非不可能。

毕竟皇家丑闻里,母女共侍一夫的事都曾发生过,刘度与何太后这叔嫂关系,其实也无妨。

刘度是汉室宗亲,按辈分算,何太后是皇嫂。

真要成了亲,顶多算是违礼,却远不到动摇国本的地步。

荀彧越想越觉得刘度这步棋走得精妙,既解决了眼下的宫闱隐患,又为将来的布局埋下了关键伏笔,不由得再次躬身:

“主公此计,实乃神来之笔,属下自愧不如。”

刘度见他如此相信,也就懒得再多费唇舌。

有些事,解释再多不如结果来得实在。他话锋一转,想起另一件事:

“对了,太后让人送来了赏赐的千金,就放在营外西侧的库房里,你亲自去清点接手吧。”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

“往后军中的粮草调度、封地的田赋支出,还有军屯、杂交水稻试种的所有用钱之处,都由你掌管。不必事事向我报备,你觉得该花就花,出了问题我担着。”

这话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