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太后让我别去西宫?(第1页)

刘度深思熟虑后,开始对朝会的可能情况进行预估。

他心里很清楚袁绍的想法,袁绍肯定不会轻易给刘度封爵,顶多就是给他一个虎贲中郎将的职位。

毕竟这个虎贲中郎将的职位,刘度现在已经稳稳地坐实了,而且他手下还有一万名新兵。

虽然这些新兵看起来可能不太顶用,但一万这个数字可不是小数目。

所以刘度认为,袁绍应该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在虎贲中郎将这个职位上动手脚。

现在大将军这个位置空着,对刘度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果了。

无论如何,这个位置绝对不能落入袁绍的手中。

至于其他的三公九卿,刘度暂时还没有看到他们对自己的好感度,所以也不好提前做什么计划,只能等到时候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了。

而负责掌管印信文书的,原本灵帝将这权利给了太监,可是如今太监被诛杀殆尽,袁绍定会安排在世家子弟身上。

毕竟除了灵帝这一朝之外,大汉历来都由士人掌握这等职位。

比如符节令负责掌管皇帝印玺文书,还有传递诏令的黄门侍郎。

刘度仔细的回忆一番,顿时脸色一喜。

刘度虽然没什么特长,但是三国演义读的够熟,所以知名的文臣武将还有些印象。

符节令和黄门侍郎这两个官职,明日大概率落在两个当世大才身上。

那就是荀彧和荀攸,这两人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是却心向大汉。

比如荀彧,一生为了曹操鞠躬尽瘁,最后却因为不忍献帝被夺权,所以被曹操给赐死了。

荀攸更是参与过刺杀董卓,所以也算是个心向汉室的忠臣。

此二人若是拉拢过来,那么倒也不需要什么掌印太监,就连内政人手都有了。

荀彧现在只是守宫令,到时候可以考虑升级为符节令,主管皇家印章和一切生活事宜。

这小子出了名的忠于大汉,所以到时候考察下好感度,刘度就可以将符节令之上的职位,少府交给他了。

至于荀攸,则可担任黄门侍郎,观察好感之后,可以考虑升任尚书令,这等处理诏令文书的最高官职。

而之前就计划拉拢的王允,刘度也想好了,此刻三公之中司空闲置,到时候就让他来。

这些自然都要用太后的口中说出,这些人荀彧等三人本身都有资历,提拔起来自然不会有太大阻力。

哪怕是袁绍,恐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