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清廉心中还是耿耿于怀,那人既然威胁自己亲人,那么保不准……
他自己偷偷做了一个决定,自己把这事上报省纪委,看他们怎么处理。
想到就做到,任清廉立马给省纪委打电话汇报了情况。
然后心里舒坦了,安心的躺在床上睡着了。
结果……
第二天,他刚到纪委办公室,后脚省纪委的工作人员就找了上门。
把他当着众人的面,给带走了,顺路把某些重要资料和人给带走了。
理由:花销巨大,有时候一顿饭花费上万,银行卡里更是有不少巨额不明财产。
带走他的还是多次打交道的熟人,省纪委朱远副书记。
一时之间,任清廉被省纪委带走的消息传遍了充城。
市委书记孙耀文显得心事重重,稍微考虑之后,就给自己那位靠山打了电话询问。
最后得到的消息是,希望任清廉自身经得起考验。
而市长韩正平那边,则是被气的不行,自家师弟什么情况,老师早已说明。
中纪委那边更是早有记录,难道那位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老师的关门弟子,他小师弟被人冤枉???
气不过的他,打电话给了自己老师严行君,更是添油加醋的说了某人不顾师兄弟情面。
严行君听后,也是有点生气,你小师弟的事,我不止给你说过一次,你那边档案里还没有记录吗?
于是立马打给了自己大徒弟阎国庆。
这个时候的阎国庆,因为上次事件,多方协调后,虽然不是那个什么委员,但也是副职级。
只能耐心的听着老师说完,然后才给自己老师一个解释:
这次需要小师弟以身入局,做个局。
并让老人家放心,蜀省那边的纪委书记是自己人。
严行君才放过了大弟子,并叮嘱道:
“你小师弟不容易,三代贫农出身(父辈),又难得初心不变一心为民,你们这些做师兄的如果不帮衬点,他可能……就会在官场这个泥潭里溺死。”
阎国庆只能点头答应。
不说小师弟已经入围,有人敢以大欺小,那么最后必然有人会出手。
就说自己当年差点饿死,多亏老师一家不嫌弃已经十五六岁的自己,收养了自己,供自己读书。(此时的阎国庆58岁。)
不然哪有今天的自己,他永远都记得这位名为老师,实为父亲的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