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迁都大典之变!(第1页)

……

太和殿!

这是迁都后的第一个大朝会,凡是京城五品以上官员都来了,,就连一向要睡懒觉的朱高煦也一大清早被朱棣派去的人吵醒然后拖了过来,这会儿正困得躲在自家大哥的身后补觉呢!

而消失许久的朱棣也是终于盛装出席,高高在上地端坐在最上面的龙椅上,眼神中满是威严之色。

见人都到齐了,朱棣先是夸奖了一下迁都过程的的有功之臣,而后又惩罚了一下迁都过程中贪污受贿,从中作梗的奸臣。

除此之外便是李景隆和张辅二人灭掉苏丹拓地千里的灭国之功,李景隆本就是曹国公,爵位上无法再升,所以赏他次子一个伯爵的爵位。

别看只是个伯爵,但那也是爵位啊,是可以继承的,本来是只有李景隆的嫡长子才能继承他的国公之位,其余诸子也只能自己想办法生活了,如今次子得了一个伯爵之位倒是也很不错了。

要知道当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也也就是个伯爵,虽然其中有老朱故意压制的成分,但不可否认,伯爵绝对是大明数得着的爵位。

而张辅朱棣只是给了他一些钱财作为赏赐,他未来本就是要继承张玉的国公之位的,现在赏赐他爵位没必要,而且小张还这么年轻,现在他重赏了以后太子继位都没东西赏了。

交代完这些事情之后,朱棣又是长舒了一口气,而后有些迫不及待地看了一眼宣旨的太监,后者当即心领神会从怀中有掏出了一道圣旨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太祖高皇帝嫡四子,奉太祖遗诏奉天靖难登临帝位已近十载,忧危积心,务有益于民。亲征漠北,封狼居胥,报北疆安稳,西征安南,拓土千里,收高丽,灭倭国,修撰古今第一奇书《永乐大典》,推广土豆红薯,使百姓少有饥饿,创办大明皇家学院为国培养人才。开海禁,改制商税,派遣郑和下西洋。今大明盛世之景远迈汉唐,皆赖朕之领导,诸位臣工之辛劳。

然天不假年,朕亦到了天命之年。今皇太子高炽,仁善敦厚,天命所归,兹敋遵初诏,载记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传位皇太子高炽,登临大宝,自今日起,朕为太上皇!

钦此!!!

轰!!!

这道圣旨一出,场下所以的大臣脑袋都晕乎乎的,什么情况?

陛下退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哪有这样搞突然袭击的啊,虽然陛下这些年作用确实不大,但你要退位好歹也跟我们通通气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