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现在还没有实施,但已经可以预见,这些政策实施将会遇到怎样的阻力了。
这时朱高炽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二弟啊!这商税改革好说,但让商人子弟参加科举恐怕没那么容易啊,那帮文官儒生是不会同意的!”
听到自家大哥的疑虑,朱高煦也是认可地点了点头。
确实是这样,可朝廷改革一旦开始就会如同滚滚洪流,到时即便那些文官想要阻止也为时已晚了,在朱高煦看来,有些人和事儿终究是要被历史所淘汰的。
只见他思考片刻,而后冷笑一声开口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给他们足够的利益迫使他们让路,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杀鸡儆猴!”
朱高煦说话间眼神中闪过一抹冰冷的杀意,朱棣闻言看向朱高煦的眼神中也满是欣赏之色,果然还是老二有勇有谋,而且杀伐果断最像自己!
而一旁的朱高炽闻言也是一愣,当即便有些疑惑得开口道:
“那得是什么样的利益才能让他们为此事让步呢?”
对于自家大哥的询问,朱高煦也没有再藏着掖着,当即便开口继续说道:
“第一步,高薪养廉,我大明官员俸禄为历朝历代最低,一个县令的年俸只够一家人勉强度日,若是家里人有个小病小灾连治病的钱都凑不出来,若你是这位县令,为救家人贪还是不贪?
一旦商税改革开放海禁,朝廷每年将会得到一大笔收入,分出一部分来改善官员待遇也无可厚非。”
朱高煦喝了口茶接着开口道:
“第二步,海禁一旦开放,给大明带来的利益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光靠朝廷根本吃不下这些,倒不如以此为筹码分出去一部分,从而换来这帮读书人对政策改革的支持。
至于如何让这帮读书人同意开海,那就更简单了,限制开海的原因,无非就是皇爷爷的祖训,只要利益足够,便能让他们做出违背祖宗的决定。
目前我就想到这些,至于具体实施还需要爹和大哥商量着来。”
朱高煦自顾自的说完这些,却发现在场的三人皆愣愣地看向他。
此时的朱棣整个人都头皮发麻,他就想修个书,怎么又整出这么大一堆事儿?
而朱高炽此时想的却是,还好现在当皇帝的是老头子,不然这么多事情一下子压下来,他可忙不过来。
朱高遂:啊巴!阿巴!阿巴!我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