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朱高煦就直接来到翰林院找到了方孝孺和谢缙,将自己拟定好的考题交给了他们。
看着手中的考题,二人皆是满脸不可置信之色,最终还是方孝孺忍不住开口道:
“殿下!您这……这是认真的?”
就连一旁的谢缙也满是不解之色,说真的,他有些看不懂眼前这位汉王殿下了。
只见他们手中的纸上就写了一句话。
‘太祖定下曾有祖训定下不征之国,但是其中安南国的土壤肥沃,稻谷可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倭国更是有着一座石见银矿,白银储量惊人,能够让大明挖掘百年,如此是否应该征伐?’
谢缙还好些,方孝孺这个被儒家学说洗脑多年的人早就头皮发麻了,而朱高煦则是对着他们摆了摆手而后询问道:
“二位以为这考题如何?”
他话音刚落,谢缙则是有些激动的开口道:
“殿下!这上面说的都是真的?”
“呵呵!当然,本王的聚宝阁商业发展早就辐射周边小国,这是那些国外聚宝阁传回来的消息。”
听完朱高煦的解释谢缙就更激动了,而后满脸坚定开口道:
“打!大明若是能拿下这两个地方,国力必定迎来暴涨,到时大明的百姓也能过得好些!!”
谢缙的这番话倒是让朱高煦对眼前这个年少成名的少年有了新的认知,与其他腐儒不同,懂得变通,将百姓放在心上的人,将来定能是个好官。
而一旁的方孝孺听了两人的对话只是张了张嘴巴,他想说些什么,但正如谢缙所说,此举对大明百姓有利!
而朱高煦拟定的题目也很快传到了东宫,当朱高炽看到题目的时候也是先惊讶了一下,而后只是给方孝孺回了一句:“春闱之事由汉王全权负责,无需问孤!”
在这件事情上朱高炽给了朱高煦最大的自由和权限,他自信自家二弟有这个能力办好此事。
而朱高煦当然也没有让他失望,将考题上交的次日,一道公告就传遍了应天的大街小巷。
凡是进京赶考无落脚之地的考生皆可在聚宝阁名下的旅店免费居住,旅店还会为他们提供日常的饮食和安静的温书之地直到放榜之日。
此外,开考当日距离较远的考生会有专门的马车负责接送避免考生超时无法及时到达考场。
此令一出,一时间汉王之名在寒门学子中传开,此举可谓是为这些读书人解决了后顾之忧,能站在春闱考场上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