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尽,晨曦初露,西州城中已是灯火通明,靖乱军营帐之内却是一片静穆庄严。营帐中央,一张粗制的军略大图平铺案上,三座红色小旗标明着郑南、巴镇与西州,赫然在列,如三颗朱砂点燃在刘蜀大地之上。
武阳立于图前,目光如炬,神色沉稳,周身虽未着甲,却自有一股将帅之威笼罩其身。他知道,此刻不是继续前进的时候。洋城虽近在咫尺,然刀锋收而不发,方显深藏不露之势。西州的陷落,如石入湖心,所起的涟漪才刚刚扩散出去,各方势力定会随之而动,尤其是谢必安与潘峰两方——前者性情猜忌凶残,后者城府极深,绝不会坐视西州易主而无动作。
“诸位,”武阳转身看向座中诸人,一一而点其名,“我军虽胜,却伤未复,兵未整,民心尚未笼络,此时急攻洋城,无异于以卵击石。我们要的,是根基,是长久之势。”
赵甲、严林、孙丙、李丁、谢戊、钱乙、卫钟七人肃然起身,听武阳分派职责。
“严林、赵甲,你二人本就素以纪律严明、操练有方闻名,今后军中练兵、战阵演习之事,皆由你二人统筹。”武阳目光看向赵甲,道:“赵甲,我军现有六大营,但新兵尚多,需以老兵带新兵,尽快熟稔军纪,不容拖沓。”赵甲拱手应下,眼神坚定。
严林则紧接道:“末将愿立军令状,十日之内,新募之兵必能列阵如行,成军如风!”
武阳微微点头,又看向三人:“孙丙、李丁、谢戊,你三人外出多有经验,如今我以靖乱名义掌控三地,需设募兵所,立招贤榜,广开门路,网罗英才、募得壮士,以民心为根,以义名为旗。”
谢戊拱手:“请主公放心,西州入主公之手,民众多有耳闻,若以匡扶社稷之名感召,必有人应募。”
孙丙也补充道:“末将可沿路张榜、分遣士子入坊入巷,言之以理,晓之以情,令乡间之人亦知靖乱军非贼寇而是义军。”
武阳微笑:“正是我意。”
他又看向钱乙:“你负责最危险也是最关键之事——侦察与情报,尤其是谢必安那边的动向,一举一动,都须了然于胸。”
钱乙点头:“我已遣人乔装入各地,尤其张威余部之人,也有数名甘心归顺,可打入谢军内探听消息。”
武阳再转向卫钟,道:“卫将军,你熟知巴镇、郑南、西州地形、兵备、城防之事,今日起,你便负责三地的防御与后勤。军需、辎重、粮草、工匠、修葺城墙等,皆归你统筹。”
卫钟拱手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