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馆中解围(第1页)

翌日清晨,司礼监的太监果然来了。

领头的是个面皮白净、眼神阴柔的中年太监,姓李,身后跟着一群捧着账册、拿着量尺的小太监。态度倒比那礼部官员好些,但骨子里的倨傲不减。

“武将军,奉旨查验贡品。请吧。”李公公声音尖细。

贡品车辆早已停在院外空场。沉重的油布被掀开,璀璨宝光再次耀目。

李公公背着手,踱步车前,目光挑剔地扫过一件件珍宝。小太监们立刻忙碌起来,围着车辆,拿着账册清点,用玉尺丈量玉器尺寸,用放大镜细看珊瑚纹理,动作一丝不苟,甚至有些吹毛求疵。

“嗯,这玉山子质地尚可,雕工嘛…差强人意。”李公公拿起白玉蟠龙山子,指尖随意弹了弹,发出清越声响。

“珊瑚树成色倒红,可惜枝杈不够丰茂,算不得顶品。”

“云锦的织金线…似乎掺了银线?陛下何等尊贵,这色泽怕是不够纯粹……”

钱勇站在武阳身后,听得额头青筋直跳,拳头捏得咯咯作响,若非武阳眼神压制,早已发作。

武阳面色平静,任由对方品评。他心中明镜一般:这查验,既是规矩,也是下马威。乾元虽衰,架子犹在。

足足折腾了两个时辰,李公公才慢悠悠合上最后一本账册,尖声道:“贡品清点无误。武将军一路辛苦,待咱家回禀内廷,自有天使引将军入宫觐见。”

“有劳公公。”武阳拱手。

李公公微微颔首,带着一群小太监扬长而去。

钱勇这才愤愤不平:“将军!那阉货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我刘蜀倾国之珍,在他嘴里倒成了次货!”

武阳看着远去的太监队伍,眼神深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要挑刺,总能挑出。只要东西收下,便是过关。面子,从来不是靠人给的。”

午后,武阳在苑中竹林小径漫步,思索觐见之事。

忽闻前方回廊传来争执声,夹杂着压抑的愤怒。

“……岂有此理!我等虽是小邦使节,亦代表国体!乾元便是如此待客之道?索要如此巨贿,方可代为引荐?”

武阳循声望去,正是昨日那位东齐特使,清瘦的老者此刻满面通红,气得胡须直颤。他对面站着一名乾元礼部的小吏,趾高气扬。

那小吏抱着膀子,冷笑道:“王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陛下日理万机,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的?想递国书贺表,也得排队不是?我替你打点上下,疏通关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