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祖大寿降清(第1页)

在塔山堡,明军成功击退满洲正黄旗的突袭后,胜利的喜悦短暂地弥漫在空气中。钱守庸满心欢喜,觉得此次捷报定能换来皇上的厚赏,加官晋爵仿佛近在咫尺,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得意劲儿。李明虽对周文郁和何可纲之前的临阵脱逃颇为不齿,但这场胜仗让他在军中声望大增,心中也难免有些自豪。

然而,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锦州依旧被围的严峻现实,如乌云般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心头。钱守庸召集众将,一脸忧虑地说:“咱们虽打了胜仗,可锦州之围未解,皇上盼着咱们赶紧进军解围,大家有什么想法?”

李明思索片刻,还是不愿与清军硬拼,缓缓说道:“督帅,八旗兵吃了败仗,必定怀恨在心,定会加强防备。我军不可贸然前进,当务之急是稳固塔山堡防御,同时多派斥候,密切留意清军动向,寻找破绽后再行动。”

周文郁和何可纲想起之前的惨败,心有余悸,连忙附和:“李将军说得对,我们听督帅的,加强防御。”

钱守庸见大家的观点与自己一致便点头称是,立刻下令明军在塔山堡周围加急深挖壕沟,壕沟不仅挖得又宽又深,还在沟底插上了尖锐的竹签。同时,调用大量石料和木材,加固城墙,周边增设了望塔和烽火台。岗哨也增加了数倍,安排士兵在城头日夜轮值,密切监视四周动静。各路斥候如穿梭的燕子,不断往返传递清兵围困锦州的消息。

几日之后,海面上一艘快船破浪而来,直抵宁远附近港口,然后换马疾驰至塔山堡。原来是宫中太监携圣旨前来。这位太监平日里在宫中养尊处优,此次出海一路颠簸,脸色略显憔悴,但仍强打精神,手持圣旨步入塔山堡参将府。

钱守庸等人听闻太监携旨而至,赶忙率众将跪地相迎。太监展开圣旨,尖着嗓子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东诸将,于塔山堡奋勇抗敌,斩获颇丰,实乃大明之幸。钱守庸、李明等,皆有封赏,……,金银绸缎,即日送到。今锦州之围未解,望尔等速速进兵,解锦州之困,以安朕心。钦此!”

钱守庸等人谢恩接过圣旨,心中既感皇恩浩荡,又为进军之事倍感压力。太监宣旨完毕后,私下里悄悄对钱守庸说:“钱督帅,皇上对锦州战事极为关切,此番旨意,督帅务必上心,否则……”钱守庸连忙点头哈腰,塞给太监一锭沉甸甸的银子,说道:“公公放心,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传旨太监走后,钱守庸与李明、马绍愉三人密议对策。此时,马绍愉也意识到自己与钱守庸事实上已是一体,大军胜则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