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梨见大家的手脚已经利落了许多,菌包一个个整齐地堆放在架子上,心里暗暗点头。
吴家顺选出来的人,真是手脚麻利,干活个个顶呱呱!
“行了,差不多了。”
她拍了拍手,把众人注意力引过来,声音清爽干脆。
“接下来,菌包就交给小伙子们了,你们手脚快,力气大,最合适不过。
按我刚才说的步骤继续做,别偷懒。”
几个小伙子立刻挺起胸膛,兴奋得脸都涨红了:
“苏知青放心,我们保证不差!”
苏梨又转过身,朝胡大嫂和几个女社员招了招手:
“走,我们去黄瓜棚。咱们今天得把嫁接的活儿开起来。那可是个真正的技术活儿。”
胡大嫂擦了把额头的汗,笑呵呵应了一声:
“这手上的活儿我们女人最拿手,苏知青,你尽管教,我们一定好好学。”
几个姑娘媳妇连连点头。
听说这是农业科学技术,这都和“科学”沾边了,这技术能不重要吗?
黄瓜大棚里,湿润的土壤气息扑面而来。
翠绿的苗子一行行站得笔直,仿佛等着人来挑选。
苏梨一边挑着苗子,一边细细讲解:
“看好了,南瓜一定要选粗壮的,接口要削得平整,手快,刀利,插接准。嫁接完,轻轻一绑,不松不紧。”
她边说边做,动作干脆利落。
胡嫂子几个看得目不转睛,不时点头。
这苏知青真了不得,她是怎么琢磨出蔬菜还要嫁接的技术的?
这有文化的人脑子就是活。
下半年,自家的皮孩子说啥也得送去学校。
不要求和苏知青一模一样,能学的苏知青的一半儿也行啊!
“来,胡嫂子,你试试……”
胡嫂子接过刀,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弄坏了苗子。
在苏梨的提醒下,总算顺利完成了第一棵。
“成了!”胡大嫂一声惊喜,旁边几个妇女也都凑上来张望。
苏梨微微一笑:“不难吧?只要细心就行。
等你们都上手了,这棚黄瓜用不了多久就能爬满架子。
到时候,咱大队的饭桌子上,人人都能吃上脆生生的新鲜黄瓜。”
听到这话,几个妇女脸上立刻绽开笑容。
等冬天来了,饭桌上摆上一盘翠绿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