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兵力差距让明军遭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还有更绝望的便是密斯儿各地的迅速沦陷。
苦兮兮的密斯儿国王很快就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城之主”。
属于是致敬隔壁拂箖的君十一了。
噢不对,隔壁君十一好歹在城中还有部分掌控权,而他完全就被大明架空了,被困在自己的行宫里面什么都干不了,还得时常钻进防空洞里躲避鄂图曼人的轰炸。
鄂图曼人已经把噻嘚港包围了,但城中也集结了不少密斯儿军,还有明军下令征调了不少城中的青壮年加入到防御部队中,让鄂图曼人的推进不得不慢了下来。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时间并不站在他们这边,鄂图曼人迟早会攻破这座孤城的。
他每天都在祈祷,祈祷大明能取得胜利,祈祷自己能保住头顶上的王冠。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鄂图曼人胜利了,它们是绝不会允许自己保住王冠的。
甚至还可能更糟,那位记仇的苏丹很可能为了报复,让他本人和王冠一同消失。
因为曾经的密斯儿就是属于鄂图曼的一部分,只不过在很早以前的战争中,密斯儿国王的祖辈们勇敢的举起手中的武器,并在各方势力的暗中支持下,多次击败了鄂图曼军。
最终从鄂图曼的一个行省,变成了密斯儿王国,并成功发展延续至今。
所以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密斯儿的存在本身,就是鄂图曼的耻辱。
哪怕不为了攻占运河并恶心大明,鄂图曼也要为了洗刷耻辱,毁灭密斯儿。
而时至今日,此时的密斯儿和它的国王,早已不复祖辈立国时的勇敢与坚韧。
若非有大明支持,以及对岸的泰西人也不愿意看到鄂图曼人霸占运河,可能密斯儿早就已经再次成为鄂图曼版图上的一部分了。
如今大明的支持依然存在,甚至有一位大明的亲王正在城中,让从某位泰西地区大使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鄂图曼人,瞬间就感到有些束手束脚。
毕竟它们再怎么抽象,也知道不能伤害大明的亲王。
这种属于是掀了逆鳞的作死操作,连新罗刹都不敢干!
它们的进攻放缓也是因为如此,一封封劝降信和一批批劝降使者,送入城中,但全都无功而返甚至直接回不来了。
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鄂图曼人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它们才敢干派使者进城这种,近似于“羊入龙口”的操作。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