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路聊着,昭南也知晓了他的名字。
邵良云,现任秘书省校书郎。
梧桐叶打着檐角,昭南走到一处凉亭里,和人对坐着休息。
再怎么凉爽,正午也还是热。
邵良云看了眼昭南,顿了片刻,还是迟疑问道:“看昭公子的面相,应该不是大昌人吧?”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
昭南点点头,大方承认:“我是南疆人。”
“原来如此。”
邵良云应是觉得昭南面善,话也多了起来,言语之间隐隐透着担心。
“大昌与南疆开战在即,百姓整日提心吊胆,对南疆来的外乡人更是避之不及。”
他眉眼含蓄,说话带着生长在江边特有的风格:“京中不好落脚,若是可以,你回南疆才最稳妥。”
昭南注意力都在前一段,闻言有些怔愣:“真要打仗了吗?”
“是啊。”
邵良云目光忧愁:“大昌近十年每况愈下,朝堂昏聩,军备松弛……境外又群狼环伺,等南疆烽烟四起,上面的北辽,左面的西夷,几方夹击,也要趁势异动。”
“若熬不过来……”
他一时沉默,看着周围络绎的香客,叹道:“那时大昌的百姓,又如何护得住呢。”
为了生民,才想考功名。
昭南安静下来,却不知道怎么宽慰,只能说:“你是个好人。”
远处人声鼎沸,因着庙会的缘故热闹非凡。
他余光瞥见邵良云指尖上遗留的香灰,直接慷慨解囊,将袖中的巾帕递过去。
一句“擦擦吧”还未说出口,竟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道声音。
“团团。”
昭南似是受惊,动作一顿,下意识一般,猛地将手收了回去。
树叶拂动,高处吹过清风。
傅觉止坐在凉亭旁大殿的二层楼阁里,身边是上前添茶的政客。
“年末京察,崔氏一党正着手准备将王爷拉下马……”
他垂眼听了一会,将茶盏轻轻磕在桌上,示意其余人噤声。
不知王爷是看见了什么,又将话听进去了多少,政客不清楚,却也只能闭嘴。
傅觉止眉眼平静,缓缓站起身,高挑身形立在围栏后,视线一错不错地盯着凉亭里的人。
他指节敲了敲漆木,看了许久,半晌才开口。
“团团。”
声音有些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