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巧合”的升职(第1页)

“不用紧张。”林薇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能洞察人心,“我刚到,需要快速了解部门情况。‘星海计划’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我看了项目资料和最近的……嗯,不太理想的数据。”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于玲,“陈明总监的交接报告里,特别提到了你。说你执行力强,对项目理解深刻,尤其是在方案落地细节的把握上,有独到的见解。上次启动会你补充的那些执行要点,很有价值。”

于玲愣了一下。陈总监居然会在离职报告里夸她?这实在出乎意料。她连忙谦虚道:“林总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份内的工作。”

林薇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能穿透表象:“是不是份内,我心里有数。现在项目遇到瓶颈,时间紧迫。我需要最了解前线情况的人,给我最真实的反馈和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她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于玲,抛开那些官腔和推诿,告诉我,以你对项目的深度参与和对数据的理解,你认为‘星海计划’开局不利的核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直指核心!这种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作风,让于玲心头一震。她看着林薇那双洞悉一切的眼睛,知道任何敷衍和推脱都是徒劳。

她深吸一口气,抛开所有杂念和顾虑,将这两天她和小组反复分析、争论的结论,结合自己最真实的观察和判断,清晰、条理分明地陈述出来:

“林总,我们认为核心问题可能出在三个层面:第一,用户定位的精准度存在偏差,我们过于依赖传统画像标签,忽略了目标用户群体内部更深层次的场景化需求和情感触点……”

她一边说,一边打开自己带来的平板电脑,调出整理好的数据图表和用户访谈关键点,展示给林薇看。

林薇听得非常专注,不时微微颔首,眼神锐利地在数据和于玲的陈述之间来回扫视,偶尔提出一两个极其精准、直击要害的问题,逼得于玲不得不更深入地去思考和解释。

整个汇报过程,与其说是下属向上司汇报,不如说更像一场高水平的专业研讨。林薇展现出的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对数据的敏锐洞察、以及那种抽丝剥茧直指本质的能力,让于玲叹为观止,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小组初步提出的挽救策略是:第一,紧急启动小范围、多维度的A/B测试,快速验证和优化用户触达策略;第二,重构用户转化路径,在关键节点植入强引导和即时激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