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集团在将瑞丰科技的股份,全部抛售给叶氏之后,成功地获得了 95 亿的巨额资金。
至于肖氏集团那边,虽然洛家豪并未详细询问具体情况,但想必他们所获得的资金数额,也和洛氏这边不会相差太多。
经过这次交易,洛氏集团和肖氏集团两家,都收获了一笔极为可观的现金流。
对于肖氏集团如何处置这笔资金,洛家豪并不需要过多地费心。然而,对于洛氏集团而言,如何合理运用这笔资金,则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洛氏集团决定将其中的 5 亿资金留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而剩余的资金,则全部投入到研发生产、采购设备,以及扩大生产线等方面。
正是由于这笔资金的注入,洛氏集团的芯片和电池两个项目,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在芯片领域,由于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量巨大,订单供不应求,从试生产到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仅仅用了短短 8 个月的时间。
到了 2015 年年底,洛氏芯片已经能够,稳定地向各大公司供货,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份额,也为洛氏集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大国产芯片制造商华芯国际,却仍处于试生产调试的阶段。
相比之下,洛氏芯片已经遥遥领先,两者之间的差距,在这一刻被彻底拉开。
在洛氏电池方面,由于其技术层面的要求,相对更低一些。
尽管试生产阶段,比芯片方面晚了一个月左右,但在大规模生产方面,洛氏电池却反而比芯片方面,提前了一个月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
要知道,如今市场上对于芯片和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都极为旺盛,它们都属于刚需产品。
甚至在洛氏集团还未生产出产片之前,订单就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这无疑给洛氏集团,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使其开始进入资金回血的阶段。
而一直以来困扰着洛氏集团的资金问题,也在这个时候逐渐得到缓解。
这种变化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便是推动洛氏集团的股价不断攀升。其市值,更是一举突破了 2000 亿人民币的大关,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洛家豪作为富一代和富二代的结合体,可不仅仅是个旁观者,他在商业领域的布局,可谓是相当活跃。
早在 2015 年初,他就以个人名义,对互联网公司拼好物进行了投资,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