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自福州传来,一封电文静静躺在定天府朱和埸的案头。
内容条理清晰,所述战果辉煌,却也带来了新的难题。
降兵,还有那些跪地投降的满清官员。
福州南门一战,八旗精锐几乎被炮火屠戮殆尽,胡启元提前授首,更让城内抵抗彻底瓦解。
加之张仲举的下令,城内绿营兵、官员们投降得毫无阻碍。
如此,福州城的清军降兵达到了1万多人,算上厦门方向收拢的俘虏,清军降兵总数已超过两万。
“两万多人……”朱和埸摸了摸下巴。
全杀了?不妥。
那只会逼得日后所有绿营兵死战到底。
毕竟横竖都是个死,那何不死前在拼一把,争取拉个垫背的?
而且大明都已经没了这么久了,最初的那批由明军降兵组成的绿营兵现在也都已经老去。
如今这些绿营兵,多是他们的子侄辈,自出生起便活在鞑子治下,对故国早已没了概念。
罪不至死。
“但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他们的父辈既然选错了路,为虎作伥,那这笔债,就得由他们这些做儿子的,用汗水来偿还。
“来人!”他扬声道。
一名女官立刻趋步近前,垂首待命。
“给李将军回电。”
“其一,彻查清军降兵,凡过往为祸百姓、劣迹斑斑者,依律严惩!”
“其余人等,集中看押,组建‘建设兵团’,往后大明的路桥、矿山、工事,皆由他们建造。”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
“其二,彻查所有投降满清官员。”
“为官尚算清廉、未曾鱼肉乡里者,可酌情留用。”
“其余贪赃枉法、民怨沸腾之辈,一律严惩不贷!”
“其三,收复区域,即刻转入军管。”
“严禁任何扰民、作恶行径,违者从重从快处置!”
“其四,昭告福建全境,不日将举行科举。”
“不论文武,不问出身,唯才是举,选拔州府以下地方官员!”
朱和埸一连下达了数道旨意。
关于官员方面虽然他前面说了为官清廉者酌情留用,但几乎都不用想也知道,能通过审查留用的满清官员,寥寥无几。
所以才有了招募地方官员的临时科举。
至于考试内容……
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