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明军收复福建失地的行动也在加快,大家都想在年关之前将整个福建拿下。
明年便是天允元年了,所有人都想着将整个福建献上作为大明天允年间的新开端。
当然,明军的行动也确实是相当的顺利。
建宁府。
当明军收复部队兵临城下时,却发现城门大开,城头空无一人。
一名年轻的明军连长策马入城,只看到满街百姓探头探脑,脸上写满了敬畏与好奇。
他驰回阵前,哭笑不得地汇报:
“报告营长!城里连个鞑子鬼影都找不到!知府、县令,还有那些叫得上名号的乡绅,据说三天前就卷着金银细软跑了!”
这便是胡启元“一锅端”战略的后遗症。
为了守住福州他抽空了福建各地精锐结果,福州一战,精锐尽丧。
其余的州府县城,只剩下些老弱病残的守兵,或是临时抓来的衙役充数。
让他们抵挡明军?
明军往往只需要将迫击炮往城外那么一架,几发炮弹下来,城头上那亮眼的法军军旗便竖了起来。
随着明军实控区域越来越多,名声越来越响,到了后来,明军甚至已经是不用再放一枪一炮。便可以顺利夺取(接收)一座县城。
不过,这样的情况却并非全是好事。
这些主动开城投降的地方,官仓府库早已被搬得空空如也,耗子进去都得含着泪出来。
那些达官贵人、地主豪绅,更是跑得比谁都快,只留下一个空壳子城池和满城不知所措的百姓。
明军在这些地方几乎搜刮不到什么油水。
幸好福州一战缴获甚丰,数百万两白银倒还能支撑眼下的开销。
……
部队的收复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朱和埸也难得清闲了几天。
也不能完全说是清闲。
毕竟,身为皇帝,他的日程表总是满的。
比如,鉴赏一群娇俏的小侍女们排练迎春歌舞。又比如,带着小昭妤驾机兜风。
这些还是很费神的。
不过这样悠哉的日子仅仅持续了几天便被一封来自台湾的加急电报骤然打断。
“倭国萨摩蕃,强占琉球北部五岛,琉球国王遣使臣向驻台明军求援。”
看着这样一封电报,朱和埸脸上的表情有些微妙。
琉球!
太祖高皇帝亲手扶持立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