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这教化,有点不对劲(第1页)

倭国江户城

一间窗明几净的学堂内,数十名身着素雅襦裙的倭国少女端坐在小凳上,身姿笔挺,神情专注。

朗朗书声自纸窗格后传出,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皆是纯正的汉家官话。

讲台上,李秀才手持书卷,身着一身湛蓝色儒衫,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欣慰与自得。

他便是与陈知栋同批,自大明牢狱中被“请”来的归化儒教监之一。

只是,他的境遇,与远在南洋受苦受难的陈知栋,简直是云泥之别。

在这里,这些倭女,知书达理,温顺恭敬,简直是天生的好学生。

这才叫王道教化!这才是圣人门徒该有的风范!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为大明,为陛下,培养出一批真正心向王化、知晓礼仪的栋梁之才。

在这里,他完全不需要声嘶力竭,更不需要动用戒尺。

他甚至只需要轻轻咳嗽一声。

“咳。”

李秀才清了清嗓子。

瞬间,满室书声戛然而止。

数十名少女仿佛被施了定身法,齐刷刷地停了下来,鸦雀无声。

她们挺直腰背,双手平放在膝上,目光齐齐望向讲台。

李秀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女诫》有云,‘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此乃妇德之根本。”

“然,何为‘义’?何为‘文’?其中深意,尔等谁能解之?”

他目光扫过下方,最后落在一个跪坐在前排,容貌尤为清丽的少女身上。

“樱子,你来答。”

那名叫樱子的少女闻言,娇躯微微一震,随即起身,朝着李秀才,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万福之礼。

“回禀先生。”

“学生愚见,‘义’者,乃丈夫于天地间立身之大义,是为家国,是为纲常。男子再娶,或为延续香火,或为联姻结盟,皆系于此‘义’字之上,故为天理所容。”

“而‘文’者,乃女子存于世间之本分,是为贞静,是为柔顺。女子一生,事夫为天,若心生二意,则德行有亏,家宅不宁,此乃人伦之常,故不可违。”

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见解独到,竟隐隐超脱了《女诫》本身的束缚。

“好!说得好!”

李秀才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抚须长笑。

“见解精辟,不落窠臼!樱子,你当真是老夫生平所见,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