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应天府,南京城……夺回来了!”
王琛几乎是撞开门冲进来的,他手中紧紧攥着一封薄薄的电报纸,老脸涨得通红,眼眶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连声音都在发颤。
朱和埸从面前的文件中抬起头,接过电报扫了一眼,只是眉梢动了动。
“哦,这么快?”
相较于王琛的喜极而泣,朱和埸这位皇帝陛下显得平静太多了。
虽然他如今是大明皇帝,但灵魂却来自后世,较于夺回南京城这种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显然,他对杀鞑子,抢地盘更感兴趣。
王琛看着自家陛下那风轻云淡的神情,心头的激动非但没有半点消减,反而涌起一股更深的敬佩。
何为圣君?这便是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他赶忙擦了把眼泪,努力平复下心情,恭声说道:
“陛下,南京城既已收复,那么我们是否应当立刻着手准备迁都事宜?“
“陛下,南京既已光复,是否该着手准备迁都事宜了?如今这新京虽好,可终究偏居南洋,非天下之中。臣以为,还都南京,方能昭示我大明重整河山之决心,也更利于统御天下。”
朱和埸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
王琛的提议的确有道理,应天府的政治意义和地理位置都远非定天府可比。
虽然眼下战事远未结束,立刻迁都显得有些急切,但大明下一阶段的战略重心无疑将全面转向国内。
早日将中枢迁回南京,倒也未尝不可。
“嗯,”他微微颔首。
“此事便由你来负责筹备吧,务求稳妥。”
“臣,遵旨!”
王琛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再次激动地应道。
王琛领命离去后不久,又一封加密电报送到了朱和埸的案头。
电报是锦衣卫发来的,内容极简,短短数行:
两江总督戎坊,已于江北某县伏诛,缴获银钱合计上百万两。
“卷了钱就想跑路?可能吗?当朕的锦衣卫都是吃干饭的?”
朱和埸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
天允元年三月初,随着明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已尽数插上了日月龙旗。加之先前已完全光复的福建、浙江、江西三省,蛮清东南沿海赋税重地,已有大半重新回到了大明王朝的掌控之下。
消息雪片般传入北京紫禁城,糠稀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