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娇看到就是一愣。
“这是什么?”
她们还回来的时候,除了一堆破铜烂铁和这个破梳妆匣,别的什么都没有。
这几个旧本子是从哪里来的?
她还在愣神。
一旁早有眼疾手快的拿起就诊本,将其交给识字的人。
那人翻看着本子,一字一句地读起来。
“1957年3月15日,刘水娃出水痘高烧,消耗5支安乃近针剂。”
“1962年10月3日,李二妮野菌中毒,使用阿托品注射液3支,生理盐水2瓶。”
“1963年5月6日,卖金手链一根,得33元五角,卖青霉素针剂20支,葡萄糖注射液10瓶。”
“1965年8月12日,当旧怀表得15元,换得复方甘草片二十瓶,复方甘草糖浆十罐。”
“1966年…”
里面记录的,竟然是一些就诊药品使用记录。
而每当上面发的义诊药物不够,药品短缺,却从上面申请不过来的时候,记录者都会用自己的东西去换钱来填补药品,给病人治病。
听着这些直白的记录,在场一些上了点年纪的人不禁想起过去,几乎一下子就猜到了记录本的出处。
一时间面色各异。
这时却见那人换了一个记录本,不知翻到了什么,眼眶一下子红了。
声音几乎是颤抖着开口。
“自1959年5月起至今半年,连天干旱,粮食紧缺,灾年粮比金贵,饿病扎堆,村里尽是饿黄的脸,吃草根树皮的人,以及熬不过去的病人,被饿死的情况多过于病死,从今天起以吃食为先。”
“1959年12月15日,典金耳环一对,得25块钱,换地瓜48斤,金价跌了,可饿肚子的人没少,大家喝着地瓜粥,盼着明年开春能早点降雨。”
“1960年10月8日,卖银手镯得10元2角,换玉米粉25斤,粥熬的很稀,但王大爷说老伴走之前肚子饱了,路上不当饿死鬼。”
“1961年…”
十年来,苏知夏陆陆续续卖掉十数件各类首饰,用于购买药物甚至是食物。
而这些基本上都用在帮助村里人上面。
林晚秋拿出所有的就诊本,将下面生锈发绿的铜饰展示给所有人看。
“如你们所见,这么多年过去,东西到我手上的时候,里面只有这些。”
“如果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