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每回考试前都有些“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心态,哪怕第二天就要上考场了他们也没有暂停看书。
礼部的事情他们当乐子跟计一舟和徐晏宁讲了讲,几人都没明白崔首辅的意思,就当他真是顺手来解救了他们,没有往深处想。
殿试在即,他们情愿多看两刻钟的书,其他的事情全都可以放在一边。
晚上,计一舟和徐晏宁在书房下五子棋,守着这几个考生,到点了就提醒他们回去睡觉。
计一舟捏着棋子打了个哈欠,“我觉得你们可以看看关于水利方面的考题。”
宁元昭闻言抬头,“为何?”
“因为距离现在最近的大事就是前任工部尚书贪墨水利银两啊,你们会试考了为官之道,殿试估计……大概……可能……也许会考到水利呢。”计一舟说道:“反正你们现在看书也没个具体章程,也就是图个心理安慰。”
如果这是后世,这些才发生不久的大事一定会当作时政考出来,或许语文作文也跟这些东西有关。
这件事闹得还挺大的,再加上寮南的水利好像一直都是个大问题,皇帝还挺上心的,不然也不会投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
刘云开放下书听计一舟讲话,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应该还能看相关的书,也不费什么时间,不如就看看?”
对待科举上的事情刘云开一向都很认真,反正漫无目的地看也是看,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切入点顺便看看也无妨。
陈意安和徐修和没意见:“我们俩都行,反正要说差我们啥都差。”
宁元昭默默翻出那厚厚两大本殿试文章:“明永乐十三、明万历二十六、清康熙三十六、清乾隆二十六都是关于水利的,你们……先看看吧。”
临时抱佛脚看看人家的文章好了,明天一早他们就得进宫了,怎么可能来得及系统地看一看水利相关的书籍。
哪怕宁元昭手抄过几本,现在就放在书架上。
“这都是什么啊?”陈意安一听宁元昭报的年号就来劲了。
“你看不看?”宁元昭把书拿在手上,“不看给刘兄。”
“看看看。”陈意安抱着书,“我们换着看。”
宁元昭手抄这本书的时候还是跟计一舟换着来的,就是怕这些年号被别人无意间看到了不好解释,他们还专门把这些年号给简化了一下。
宁元昭还把他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关于水利方面的笔记拿给了他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