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们整理完最终版手稿的时候,还把皇帝写的那些东西单独弄出来一份,让尚大人写了个折子递上去请示了一下。
皇帝每天要处理的折子很多,除了那些关于政治上的大事,最多的就是各地来的请安折子。
虽然他已经跟崔洛说过不要送重复请安折子,但是刨除那些重复的请安折子之后,剩下来的折子也有不少。
这些折子都会放在加急加重的政要折子之后,等他闲下来的时候看看还能当个乐子。
翰林院递上去的折子不属于请安折子,也不属于要紧的国家大事,就会被皇帝放着,想起来的时候瞄一眼。
所以他们这个折子还等了两天才下来。
皇帝在众多问他好不好的请安折子里看到这么一封请示折子还觉得挺稀罕,认认看过之后把自己年轻时写的那些看了几遍,觉得没问题之后才同意宁元昭他们的请求。
他这么大把年纪了,对于早些年的文章早就没啥印象了,再次看起的时候居然还觉得有些羞耻。
多少年都没有写过文章了,再看自己当年写的东西,尽管自己是满意的,也还是有点别扭。
他又不是那种臭屁皇帝。
折子下来之后能看出皇上挺满意的,兴致应该还不错,因为他在折子上批复了“可,速办”这三个字。
那就是可以用皇帝文章的意思,得了信他们能也没犹豫,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交了出去。
交上去等印刷的这段时间,就是他们这个小队暂时能休息的时间,等到书本印刷出来了,他们就要继续开始忙碌了。
第二本书《翰林修整集[尚书]》在一个月之后开售。
因为有皇帝的文章被收录到里边,这一本比第一本的反应更好。
因为是学习读物,一些手上没什么钱的学子也会掏钱,更困难一点的,甚至会几个人合伙凑钱买一本书,然后互相抄录。
因为有宁元昭他们几个的各种马屁拍着,先前那些反王放出来留言也逐渐少了很多。
影响肯定还是有的,至少比前一段时间好了很多。
书本一发下来,宁元昭就乐颠颠地带着书回了家。
“今儿怎么这么高兴?”计一舟问他。
“可以休息几天,你说我高不高兴?”宁元昭问。
计一舟正在给前两天泡上的葡萄种子换水。
庄子上的那个小山坡已经清理出来了很大一部分,后续也会继续慢慢清理,只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