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寮南州-上岸制度(第1页)

官方手续和制度限制这方面宁元昭肯定是做好了准备,可以解决这件事儿,他才会有让全部疍户全部上岸的心思。

计一舟不怀疑他,只是有些好奇,“疍村人口应该不少吧,他们上来了住在哪里?”

宁元昭想都没想,直接开口:“就近圈地给它们住。”

疍村附近就有许多荒地,这些荒地不在别的村子范围之内,所以地理条件就说不上有多好。

想要就近盖房子他们还得自己先把那些荒地给清理出来,清理起来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之前贪墨了他们的鱼引银宁元昭就给他们发三年的量就是因为剩下的那些钱地方财政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来,抄家充公的钱宁元昭也舍不得再掏出来。

于是就想了这么个办法。

让疍户上岸,给它们改良籍当作补偿。

额外赔付的那三年的银子就当作是他们重新生活的启动资金。

疍村附近的地多的是,他们只要自己修整过后就能给自己找一个容身之所。

至于种地……

海边的人大多以捕鱼为生,前头这几年他们先继续打打鱼过渡过渡,上了岸之后好多政策就不限制他们了,可以自己琢磨着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原先那么难都过来了,没道理上岸之后还活不下去了。

等他们建完房子之后,附近的荒地还有多的话,宁元昭也可以按照具体的情况给他们分一点,先将就着用一用。

这些事情都好说,宁元昭已经交了折子上去,同意不同意的都是之后的事情了,现在他在自己能做主的范围之内,可以最大限度地把疍民捞上来。

但是捞上来让他们在陆地生活简单,让他们不受排斥的好好生活就没那么简单了。

陆上居民视疍户为“卑贱”,很多地方都禁止上岸的疍户和正常居民通婚,甚至很多学堂也不允许上岸的疍户入学。

这些不是人为可以干预的。

宁元昭当然也可以直接下令让某个书院收这些疍民的孩子入学,但是他们入学后依旧会受到歧视。

难免会被其他人认为是不洁的象征。

这些才是让宁元昭觉得头大的事情。

计一舟一寻思,“先让他们上岸再说呗,至于文化和受教育,怎么着都要等他们成功落户之后再考虑吧。”

宁元昭现在考虑那么多有的没的也太早了,就是那些原本就在陆地生活的百姓现在也不是人人都能读书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