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二请诸葛(第1页)

诸葛亮从南阳访友归来,刚踏入草庐,弟弟诸葛均便迎上来,将刘备来访之事细细告知。

"兄长,刘皇叔前日亲自登门,还带了厚礼,说是仰慕兄长才学,特来拜访。"诸葛均恭敬说道,眼中带着几分疑惑,"他还说,过两日会再来。"

诸葛亮听罢,手中羽扇轻摇,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司马老师的计策,果然成了。"

原来,这一切皆是司马徽的精心安排。

司马徽虽被世人尊为"水镜先生",但他并非真心想辅佐刘备。他深知徐庶离去前必会向刘备推荐自己,但他并不看好刘备的前景,更不愿庞德公的侄子庞统因此得势——若庞统辅佐刘备建功立业,庞德公的名望势必压过自己。

于是,他故意将刘备引向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是司马徽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更因与黄承彦的翁婿关系,在荆襄士族中拥有极深的人脉。若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既能成全师徒情谊,又能确保自己的影响力不被庞德公一系超越。

诸葛均见兄长沉思,忍不住问道:"兄长,下次刘皇叔再来,是否要见他?"

诸葛亮轻摇羽扇,淡然一笑:"不急。若他再来,你仍说我访友未归。"

诸葛均一愣:"这是为何?"

诸葛亮目光深邃,缓缓道:"良臣择主而事,明主求贤若渴。若刘备轻易得见为兄,必不会真正重视。唯有让他三顾茅庐,方能显出诚意,也让天下人知道——我诸葛亮,非是寻常可召之士。"

诸葛均恍然大悟,点头道:"兄长高明!"

诸葛亮望向窗外,白水潺潺,竹影婆娑。他心中暗忖:"刘备,你若真有诚意,便该明白——得我诸葛孔明,绝非易事。"

羽扇轻拂间,一场君臣际会的风云,已在卧龙岗上悄然酝酿。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刘备便带着关羽、张飞再次踏上了前往卧龙岗的山路。晨雾缭绕中,三人的身影在竹林间若隐若现。张飞揉着惺忪的睡眼,嘟囔道:"大哥,这天还没大亮呢,那诸葛亮真有这么神?值得咱们三番两次地跑?"

刘备紧了紧身上的斗篷,呵出一口白气:"翼德,求贤若渴啊。当年周文王为请姜尚,亲自拉车八百步。我们这才走几趟山路,算得了什么?"

关羽捋须点头:"大哥说得是。只是..."他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草庐,眉头微皱,"若今日再见不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