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招待所203房间。陈青禾正伏在书桌前,对着笔记本和摊开的会议资料,努力梳理着白天的技术交锋要点,同时也在脑海中初步浏览着刚刚解锁的“拖拉机发动机”资料库。信息浩瀚如海,他只能先挑重点,尤其是关于高压共轨系统密封材料、电磁阀设计原则和混合控制逻辑的部分,试图弥补自身的知识短板。敲门声响起。
“请进。”陈青禾起身。
门开了,进来的是张副局长和吴教授,他们身后跟着的,正是昨天下午在厂区风雪中见过的焦兰桐主任。
“青禾同志,没打扰你整理吧?”张副局长笑容满面,语气亲切。
“没有没有,张局,吴教授,快请进!”陈青禾连忙让座,周正明已经手脚麻利地搬来了椅子。
“正明同志也在,正好。”吴教授点点头。焦兰桐站在后面,脸上带着感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张副局长坐下,开门见山:“青禾啊,今天你在会上的表现,非常出色!那份图纸,还有你对关键问题的把握和回应,给所有专家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吴教授和我,都为你感到高兴!”他转向吴教授,“吴教授,前沿预研小组的牵头人,我看非你莫属了。青禾同志作为核心骨干,没问题吧?”
吴教授颔首:“责无旁贷。青禾是构想提出者和图纸绘制者,自然要深度参与预研攻关。”
“谢谢张局、吴教授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陈青禾郑重表态,心中也涌起一股责任感。
这时,张副局长似乎才想起身后的焦兰桐,略带歉意地笑了笑:“哦,对了,这位是洛矿一金工车间的焦兰桐主任,你们见过吧?焦主任可是专门来找你的,青禾同志。”
焦兰桐立刻上前一步,紧紧握住陈青禾的手,又转向周正明:“陈同志!周同志!下午真是多亏了你们!要不是你们出手相助,我们车间那批模具和那台关键水泵就耽误大事了!我代表我们车间全体工人,谢谢你们!”他语气真挚。
“焦主任您太客气了,一点微末之劳,能帮上忙就好。”陈青禾连忙说。
“是啊,焦主任,不必挂怀。”周正明也简短回应。
焦兰桐松开手,脸上感激之情未减,但眉头又习惯性地微蹙起来。他看向张副局长和吴教授,语气带着恳求:“张局,吴教授,我这次厚着脸皮跟过来,除了感谢陈同志和周同志,也是想……想再向您二位汇报一下我们洛矿现在遇到的一个大难题。”
张副局长似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