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的夜,已经有些深了。农机研究院主楼三楼东头的办公室里,灯光还亮着。刘院长把最后一份报告合上,放在桌上,身体往椅背上靠了靠,疲惫地抬手揉了揉眉心。连续几天高强度工作,让他的额头有些发紧。
“咚咚咚!”急促得近乎砸门的声响骤然响起,值班秘书小王脸色煞白,捏着一张薄纸冲了进来:“院长!加急电报!部里刚转来,湖北荆州!红星-1出事了!”
“什么?!”刘院长心头猛地一坠,一把夺过电报。寥寥数语,却重若千钧:
北京农机部并转农机研究院:
红星-1联合收割机于我区投入麦收。现多台(已确认15台)突发同一严重故障:主传动刀轴于高强度作业中发生塑性弯曲变形,刀组失准,作业停滞!故障集中爆发,农时如火!恳请火速派员!盼复!
荆州地区农机局
“刀轴弯曲变形……高强度作业……”刘院长的手指捏得电报纸簌簌作响。红星-1,院里去年倾力改良的拳头产品,更是在国庆走过广场的,设计图纸李为民、王振华、陈青禾他们反复推敲过,样机在京郊实打实地测试过了,各种硬茬子地块都啃下来了,刀轴稳如泰山!怎么到了荆州,就成了软脚虾?
“小王!立刻!马上!”刘院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打电话给赵书记家,李总工家与王振华家!设计研究室张工、李工、孙建业,所有参与过红星-1设计改良的核心人员,半小时!小会议室集合!快!”
深夜里,刺耳的电话铃声如同警报,划破了一个个家庭的安宁。人影匆匆,脚步急促,研究院小会议室的灯光在凌晨一点半亮得刺眼。
电报在众人手中传递,李总工眉头拧成了死结,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复杂的节奏,那是他思考难题时的习惯。赵书记面色沉郁如铁:“同志们!荆州是粮仓!麦子熟在地里,就是命令!红星-1趴窝,不仅是粮食损失,更是打我们农机院的脸,打农业机械化的脸!这是天大的政治任务!”
“京郊测试,强度只高不低,刀轴纹丝不动。”李总工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图纸、计算、实验,强度冗余是足够的。材料要求45号钢调质,指标白纸黑字。”
“问题出在哪?”赵书记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个人,“设计没问题,要求没问题,为什么荆州就垮了?还一垮一大片!”
“会不会是……南方土质特别硬?或者操作……”孙建业犹豫着开口。
“电报说了,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