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五师听了陈青禾的请求,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似乎是在掂量这份主动请缨背后的分量和可行性。几秒钟的沉默后,他缓缓点头,语气沉稳:“有想法是好的。志远,你带青禾去找测试场负责人老杨,把非核心测试区传感器和电缆的清单给他一份,权限范围内的。青禾,”他转向陈青禾,眼神带着鼓励,“你先看看,了解情况,心里有个谱。梳理是细致活,不要有太大压力,更别耽误自己手上的本职和基础学习。有初步想法了,随时跟我沟通。”
“是!谢谢老师!”陈青禾心中石头落地,立刻应道。
钱五师又对孙志远吩咐:“给青禾同志办一张设备维修区的临时通行证,注明权限范围。每天下午四点之后,本职文件处理得差不多了,他可以过去看看,到五点半食堂开饭前。时间要把握好。”
陈青禾刚想说自己下午那会儿文件可能还没处理完,钱五师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摆摆手:“下午四点后我这里常规文件流会缓下来,不碍事。你去吧,就当换换脑子。记住,多看多听多想。”
“明白!我一定注意!”陈青禾郑重保证。
回到基地,陈青禾的心像被那团测试场的乱麻缠住了。白天处理文件时,脑海里总是不自觉地浮现出维修区堆放的待修设备、模糊的维修记录、随意摆放的工具。深夜,同屋的鼾声响起,他点上煤油灯,铺开稿纸。笔尖划过粗糙的纸面,沙沙作响。
他摒弃了任何后世的管理术语,只写最实际的观察和朴素建议:
工具/量具管理:
现状:领用随意,无记录。精密量具(如千分尺、百分表)使用后随意放置,易损坏、丢失。关键工具(如不同规格扭矩扳手)混放,使用时需翻找。
建议:建立分类工具台账(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存放位置)。精密量具及关键专用工具(如特种扳手)实行领用登记签名、用毕归还核验制度。建议定期(如每月)由老师傅或技术员对关键量具进行简易校准比对(如用标准块)。附上手绘的简易“工具领用归还登记表”草样。
设备维护:
现状:设备故障多依赖事后抢修。关键保障设备(如测试场备用电源车、空压机)缺乏日常检查。
建议:为关键保障设备制定简易“点检表”。以空压机为例:每日开机前检查油位、冷却水(若有)、皮带松紧、有无异响;运行中记录压力、温度是否正常;关机后检查有无泄漏。定期(按运行小时或周/月)进行预防性维护,如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