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王海生和李强早早就位,两人脸上带着熬夜后的疲惫,但眼神却紧盯着桌上摊开的运输车转向系统图纸和几页写满计算数据的草稿。
“陈组长,”王海生见陈青禾进来,立刻拿起一张画着潦草液压回路图的纸,“我们昨晚琢磨了一宿。按你的思路,增大转向力是根本。我们想在原液压回路这儿,”他用粗糙的手指用力点着主油路通向转向油缸的位置,“加装一个小型蓄能器,就像个液压弹簧。转向阻力大的时候,它能瞬间释放点压力,帮油缸一把,减轻驾驶员扳方向盘的力道。理论上能行!仓库那边报损清单里正好有几个苏制飞机液压系统拆下来的小型气囊式蓄能器,尺寸压力都合适,老赵已经答应给我们一个!”
李强补充道:“密封这边,我们和维修班的张铁柱班长碰了。原装的丁腈橡胶圈确实顶不住戈壁这温差和沙尘。仓库翻了底,找到几个标记耐油的氟橡胶O型圈,尺寸接近,需要稍微打磨或者加垫片调整。另外,张班长建议在密封槽外侧加一道简单的L型金属挡尘板,能挡住大部分沙尘,减少磨损。”
陈青禾仔细听着,目光扫过图纸和计算:“蓄能器接入点和压力匹配计算过了吗?别引起系统压力不稳。”
“算过了!”王海生指着旁边一堆演算稿,“我们按油缸最大工作压力和流量估的,选的那个蓄能器容量和预充气压力,应该够缓冲转向冲击。安全阀也检查了,能兜底。”
“好!”陈青禾拍板,“方案思路可行。王工,你负责带人安装蓄能器,调整油路接口。李强,你和张班长负责更换氟橡胶密封圈,加工安装挡尘板。需要什么机加工序,开单子,我签字,优先安排!”
他转向郑大刚:“郑师傅,鼓风机那活儿,下午你跟我去食堂看看。王工李强这边要盯紧测试。”
“放心组长!”郑大刚和王海生、李强齐声应道。
下午,陈青禾和郑师傅一起去了食堂后厨,刚进门就被震耳欲聋的“轰隆”声和灼人的热浪包围。巨大的鼓风机像头喘着粗气的怪兽,在厨房一角嘶吼,扇叶搅动着浑浊的空气,但灶膛里的火苗却蔫蔫的,炊事班长赵大姐和几个帮厨正满头大汗地往灶膛里费力地添煤,效果却不明显。
“赵大姐!这动静也太大了!”陈青禾捂着耳朵喊道。
赵大姐抹了把汗,一脸无奈:“小陈技术员!别提了!这破风机,光叫唤不出力!灶火老上不来,蒸一锅窝头比平时慢半拉钟头!吵得人脑仁疼,说话都得靠吼!后勤说修了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