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新的战斗,已经打响(第1页)

戈壁滩的夜深沉如墨,风沙暂时歇息,只有远处岗哨的探照灯光柱偶尔划破黑暗。陈青禾伏在宿舍的书桌前,煤油灯跳跃的火苗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那本《钢铁工程》被他翻到了关键一页。

奥地利人林茨和多纳维茨的名字映入眼帘,旁边是复杂的工艺流程图和反应方程式,描述着一种革命性的炼钢方法——顶吹氧气转炉炼钢。陈青禾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移动,记录着要点:“…高压纯氧从顶部吹入熔池…强烈氧化放热…冶炼周期大幅缩短至30-40分钟…钢水纯净度显著提升…可高效生产低碳钢…”这些描述让他精神一振,几个月前还如看天书的专业术语,此刻竟能理解大半脉络。

“好快…好纯…”他喃喃自语,眼前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参与改良的红星-1联合收割机,动力不足、刀片易崩、轴承过热…多少问题追根溯源,不正是受制于钢材的性能与产量吗?如果国内能掌握这种顶吹氧技术……他下意识地在笔记本边缘画了个小高炉的草图,旁边标注快速、纯净、低成本,心中涌动着对强大工业基础的渴望。

“砰!砰!砰!”急促的敲门声骤然响起,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小陈!紧急会议!钱院长、周副总召集,一号会议室,立刻!”门外是孙志远助理的声音。

陈青禾迅速合上期刊塞入抽屉,抄起笔记本冲了出去。

一号会议室内,气氛凝重。钱五师端坐主位,眉头紧锁。周维华副总工站在大幅测试流程图前,手指重重敲击着图上几个刺眼的红点:“……三号、七号测试台,连续三次关键流程联试,在模拟飞行末段高动态环境下,多路关键遥测数据——特别是温度和压力——出现间歇性、无规律的跳变甚至短暂丢失!毫秒级的丢失,足以让控制系统误判!硬件排查无果,初步怀疑是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强干扰!”

控制组的老工程师语气沉重:“信号时有时无,毫无规律!静态环境测不出来,只在满负荷高动态运行时偶发!这是埋在心脏边的隐患!”电子组负责人补充:“怀疑是强电磁脉冲耦合,但源头和路径不明,人手也紧张!”

钱五师一直沉默地听着,此刻,他将烟蒂重重按灭在烟灰缸里,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坐在角落、刚刚落座的陈青禾身上。

“青禾同志,”钱五师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你负责的快速响应组,最近清障除淤,成效显著。这个幽灵信号问题,现象诡异,影响恶劣,排查如同大海捞针,但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