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捕捉幽灵(第1页)

技术难题快速响应组的办公室彻夜通明。钱五师亲笔勾勒的解决框架铺在桌上,如同作战地图。陈青禾手中的铅笔在图纸上快速移动,沙沙作响。

“老吴,RC吸收回路是核心,”陈青禾的笔尖点在继电器触点和电机接线端的位置,“电容吸收尖峰,电阻消耗掉。立刻计算参数!既要压得住尖峰,又不能影响正常工作!材料清单马上列出来!”

电子组的老吴推了推眼镜,立刻伏案演算:“库房现有的涤纶电容和碳膜电阻,参数得卡准。”

“李强,王海生!”陈青禾转向信号线路径图,“所有关键长信号线,全程套铜网屏蔽层!单点良好接地!多点接地会形成新环路,绝对不行!你们去现场勘察布线,确定最优屏蔽路径和唯一的接地点!铜网用量量出来!”

“是!”李强和王海生抓起卷尺和笔记本。

“张明远!”陈青禾指向信号采集板卡入口,“信号进来前,加一级RC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按我们信号的有效范围设计,滤掉高频垃圾!参数必须精准,确保有用信号无损!”

“保证完成任务!”张明远眼神专注。

“郑师傅!”陈青禾最后看向接地报告,“所有接地不良的点,重新处理!砸深桩,除锈,焊牢!参考地必须稳如磐石!这是基础!”

郑大刚拍胸脯:“交给我!保管接得比铁疙瘩还牢靠!”

方案框架在钱五师指引下迅速细化成具体步骤、参数要求、材料清单和验证方法。每一项都力求稳妥、可验证。报告连夜整理完成,第二天一早送到了钱五师案头。

“思路清晰,措施稳妥,验证方法明确。很好。”钱五师提笔,在报告扉页签下苍劲有力的同意实施,加盖鲜红印章,“集中资源,以RC吸收回路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务必确保东风一号数据链路坚如磐石!”

拿着签批的报告,陈青禾立刻协调。基地仓库灯光下,管理员老赵带人翻找、清点:涤纶电容、碳膜电阻、成卷紫铜编织网……维修车间里,郑大刚带徒弟加固接地桩,火花四溅。

然而,安装调试紧锣密鼓进行时,陈青禾内心盘旋着更深疑问。示波器捕捉到的尖峰如此陡峭,频谱如此集中于高频,这更像是一种共模性质的干扰——干扰同时施加在信号线及其参考地上。钱五师的方案是有效的铠甲,但有没有可能,从更根源的传输方式上,构建一道免疫防线?

他凝视信号传输原理图,意识深处,一行红色的批注骤然闪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