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院的最初几天,陈青禾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刻意掀起波澜,却已让这片承载着共和国航天梦想的深邃湖水泛起了层层涟漪。他的到来,恰似一股新鲜血液,注入了总体设计部这个高速运转的心脏。
办公室里永远弥漫着油墨、纸张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茶水味儿。巨大的绘图板、堆积如山的计算稿纸、墙面上悬挂着的各种初步构型图表,构成了这里最主要的风景线。耳边萦绕的是永不停歇的算盘珠子的噼啪声、计算尺滑动的细微声响,以及技术人员们压低声音的激烈讨论。
陈青禾的办公桌被安排在角落,紧挨着窗户,阳光透过有些斑驳的玻璃,在他铺满稿纸的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但他没有丝毫不适,反而如鱼得水,几乎是立刻就被淹没在了浩如烟海的数据和技术文件之中。
“青禾同志,忙着呢?”同事刘志刚拿着一叠材料,皱着眉头走了过来,“快帮我瞅一眼这个气动热计算,这个边界层转换点的雷诺数,我算了两遍总觉得和参考数据对不上,差着那么一点点,揪得人心烦。”
陈青禾从眼前一份关于液体推进剂晃动问题的报告上抬起头,立刻放下手中的钢笔:“志刚同志,给我看看。”他接过稿纸,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数据。
“这里,”他指着其中一个步骤,“考虑壁面粗糙度影响时,这个经验系数的取值区间,资料显示在跨声速段可以适当放宽百分之五。你看,如果用这个修正值代入……”他拿起草稿纸,迅速写下一行新的公式推导,“再算一下,结果应该就吻合了。”
刘志刚凑近了看,眼睛跟着陈青禾的笔尖移动,猛地一拍大腿:“哎哟!可不是嘛!我怎么就钻了这个牛角尖!卡了我小半天了!青禾同志,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转得太快了!”他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满是钦佩和感激。
“我也是之前碰巧看到过类似的案例,”陈青禾谦逊地笑了笑,“能帮上忙就好。”
话音刚落,负责动力系统初步设计的李振华也端着一个搪瓷缸子凑了过来,缸子里是浓得发黑的茶:“老刘,你又来占青禾便宜了?青禾,你也得帮我断个官司,我跟老王争这燃烧室头部掺混效率的算法,他说他的经验公式更准,我说得按更严格的流体力学来,谁也说不过谁,你来给评评理?”
陈青禾不禁莞尔,这种纯粹技术上的争执在总体部司空见惯,也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氛围催生着进步。他仔细听了双方的论点和依据,稍加思索后,并没有直接评判谁对谁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