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出去……注意影响(第1页)

午后的阳光透过光秃的树枝,在街道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陈青禾骑着车,穿行在熟悉的街巷中,向着西郊的清华大学驶去。

校园里依旧是他熟悉的景象:抱着书本匆匆走过的学生,骑着自行车穿行的老师,还有那庄严的教学楼和实验室。陈青禾没有耽搁,径直先去找了张教授。

“青禾同志,回来了!西北的任务都顺利结束了?”张教授见到他很高兴,请他坐下,关切地低声问道。

“是的,张教授,一切都顺利,刚刚回来。”陈青禾恭敬地回答。

“好!平安回来就好!辛苦了!”张教授欣慰地点头,“这次回来,有什么安排?”

“组织上已经安排我去五院报到。我来就是想跟您说一声,后续在清华的学习,恐怕无法像以前那样定期来了。”

张教授表示理解:“放心,五院的任务是重中之重。学习的事,你自己把握进度,有什么疑难,写信或者打电话到系里找我都行。需要什么书和资料,也尽管开口。零号之前都交代过,要全力支持你。”

“谢谢张教授!给您添麻烦了。”陈青禾感激地说。他知道,这意味着即使离开了清华,他的学习之路也不会中断。

从张教授办公室出来,陈青禾又去找了同宿舍的哥们儿。大家自然又是一番惊喜和热闹,对于他消失半年去外地实习的说法信以为真,拉着他问东问西。陈青禾用准备好的说辞应付过去,与大家聊了许久,仿佛又回到了半年前的学生时光。但他知道,这样的时光对他来说,将会越来越少。

饭后,他去了赵教授负责的半导体器件研究小组。

“青禾同学,实习结束了?回来了好。正好,我们最近在攻关硅片氧化层的均匀性问题,还有蚀刻工艺中的缺陷密度总是降不下来,你来看看。”赵教授热情地拉他看实验数据。

陈青禾仔细听着赵教授的介绍,并观察了实验数据。他结合意识资料库里的知识,提出了具体建议:“赵教授,氧化层的均匀性,或许可以尝试优化一下扩散炉内的气流场分布,比如在进气口附近增加缓冲结构,使气流更均匀平稳。至于保护胶的缺陷,我看数据可能是胶体纯净度或者涂胶后预烘烤的温度控制不够理想,导致了内应力。可以尝试优化预烘烤的温度提升过程,使其更加平缓,并在涂胶前增加一道精细过滤的工序,应该能有效改善。”

赵教授听得极为认真,眼神发亮:“优化气流场?改进温控和过滤?哎呀,青禾,你这趟实习真是没白去!思路一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