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唉,终究是年轻气盛啊(第1页)

钱五师办公室的灯光在戈壁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明亮。陈青禾坐在外间自己的旧书桌前,强压着心头的期待,专注地处理着一份关于材料实验室烘箱温控不稳的报告。里间,只有钱五师翻阅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笔尖划过的轻响。这份等待,比处理任何技术难题都更让人心神不宁。

终于,内线电话的蜂鸣打破了寂静。孙志远平稳的声音传来:“青禾同志,进来一下。”

陈青禾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领,快步走进里间。钱五师正用红笔在他那份关于电缆管理的建议报告上做着批注,见他进来,放下笔,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但眼神依旧锐利:“青禾,报告我看过了。条理清晰,痛点抓得准,土办法也切实可行,成本低,符合我们现状。很好。”他话锋一转,带着赞许,“对了,维修区李工和测试场老杨都跟我汇报了,你搞的那个手摇绞盘电缆收放车,想法很巧妙!用废料解决了大问题,工人们反响很好。这种立足实际、解决痛点的创新精神,值得表扬!”

他拿起铅笔,在报告上点了几个地方:“这里,‘建议在1-2个典型区域先行试点’,很好,但范围可以再明确点,比如‘建议先在测试场东区振动台及附属传感器区域进行试点’。还有这里,关于标识纸片防污损,除了涂清漆,也可以考虑用薄铝片或赛璐珞片刻写后铆接在线缆上,更耐用。你补充一下。”

“是,老师!我马上修改。”陈青禾立刻应道,掏出笔记本记下。听到老师认可收放车,他心里更踏实了。

钱五师放下铅笔,身体微微后靠,带着点调侃的口吻:“青禾啊,你这又是维修区管理建议,又是线缆整理,还搞出了实用工具,思路很活泛嘛。怎么,想往管理型技术干部方向发展?”

陈青禾一愣,随即挺直腰板,声音不高但异常清晰坚定:“老师,不是的。我没想那么远。我就是…就是觉得太慢了。”他顿了顿,目光灼灼,“看到测试场因为线缆混乱排查干扰要几天,看到维修记录不清重复返工,看到工人师傅拖着沉重的电缆满头大汗…我就想,这些地方省下一点时间,累加起来,是不是就能让我们的争气弹,飞得快一点?再快一点?”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钱五师看着眼前这个眼神纯粹、带着一股执拗劲头的年轻人,脸上的调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赞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他缓缓点头,声音低沉而有力:“好!让导弹飞得快一点…这个想法,朴实,有力!这才是搞技术、干事业的根!我支持你!就按你的思路,放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