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那“分享宝贵经验”的嘱托,如同紧箍咒般勒在陈青禾的脑门上。表彰大会明天就要开了,他对着空白的笔记本,感觉比当初画轴承图还要绝望。纸上谈兵?他连“兵”在哪都不知道!
跑路计划在所领导高度重视和上报部里的消息面前彻底破产。他现在就像被架在火上烤的鸭子,唯一的出路似乎就是在那该死的表彰大会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天才设计师”。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陈青禾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他决定采取行动——找外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对面上铺,刚从麦收一线回来、累得像滩泥的孙建业。
孙建业正就着咸菜啃窝头,听到陈青禾期期艾艾地请教“那个…建业哥,要是让你在所里大会上发言,介绍个…嗯…农具改良啥的,你会怎么说啊?”
孙建业抬起疲惫的眼皮,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随即了然地点点头:“哦,你说表彰大会发言啊?嗨,那个啊!”
他灌了口凉白开,抹抹嘴,经验老道地传授起来:“开头嘛,肯定是感谢领导关怀,感谢组织培养,感谢同志们支持,这都是套话,但必不可少!然后呢,就讲讲你为啥搞这个东西——肯定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兄弟的迫切需要呗!再然后,就是怎么克服困难搞出来的——材料不足?发挥主观能动性,土法上马!技术难关?依靠集体智慧,反复试验!时间紧迫?发扬革命加拼命的精神,连续奋战!最后,说说成效——提高了多少效率,减轻了多少劳动强度,节约了多少成本,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多大贡献!结尾再表个态,谦虚一下,说做得还不够,要继续努力,为农业机械化奋斗终生!”
孙建业说得顺溜无比,显然对这种发言套路烂熟于心。“记住,关键是多用点‘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群众智慧’、‘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类词儿,显得觉悟高!具体技术细节嘛,”他顿了一下,看着陈青禾,“你那个机器那么神,肯定有独到之处,挑一两个最亮眼、最容易懂的说就行,比如那个风扇清选,省了多少人工?大家爱听这个!其他的,一笔带过,或者就说‘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技术难关’!”
陈青禾听得一愣一愣的。孙建业这番话,简直给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发言稿不需要懂技术?只需要懂“套路”?只需要把“深入基层”、“克服困难”、“伟大成绩”这些大词儿堆砌起来?
“建业哥!太感谢了!你真是我的及时雨!”陈青禾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眼睛都亮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