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成功的喜悦和沉甸甸的试制报告,陈青禾和小张骑着自行车离开了京钢厂区。驶离了机器轰鸣和烟囱林立的范围,周遭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车轮碾过路面的沙沙声和初冬傍晚的寒风。
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陈青禾下意识地沉浸入意识深处,习惯性地“查看”了一下应急资料库。
就在他的意识扫过冶金技术与材料工程大类时,发现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技术解锁了。
清晰的原理示意图、精确的氧气喷枪设计参数、复杂的供氧强度与造渣制度数学模型、详细的炉体结构设计与耐火材料要求、与传统平炉、侧吹转炉对比的惊人优势数据——冶炼时间缩短数倍、成本大幅降低、钢水质量显著提升……
陈青禾猛地捏住了自行车刹车,双脚撑地,停在路边。他的心脏砰砰狂跳,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握着车把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这……这才是真正能改变一个国家钢铁工业面貌、利国利民的巨大利器啊!相比起来,这次解决的高强度钢虽然重要,但更像是针对特定需求的特供品。而顶吹氧技术,是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个国家钢铁工业效率和质量、为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国之重器!
周教授那带着无奈和渴望的话语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国外封锁得死死的,一点详细数据都没有!全靠我们一遍遍试……有时候,真想能亲眼看看人家成熟的技术到底是怎么搞的!”
现在,这成熟、完整、超越时代的技术,就在他的脑海里!如此清晰,如此详尽!
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和巨大的使命感瞬间淹没了他。必须搞出来!一定要想方设法把这个技术搞出来!这不仅能彻底解决五院乃至整个国防工业对高性能钢材的渴求,更能让全国的钢铁厂受益,让国家的建设插上钢铁的翅膀!
他深吸了几口冰冷的空气,努力平复激荡的心情,重新蹬起自行车朝着五院的方向疾驰。
回到五院,他径直前往林爽总师的办公室。林总显然也在等他,桌上的烟灰缸里已经积了不少烟头。看到陈青禾进来,他立刻站起身,目光中带着急切地探询。
“林总,幸不辱命!”陈青禾将报告双手递上。
林爽接过报告,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他那平日里总是紧锁的眉头,此刻难以抑制地舒展开来,嘴角上扬,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欣慰和激动。
“好!太好了!”林爽用力拍着陈青禾的肩膀,声音因兴奋而略显高昂,“青禾同志,你们这次立了大功!这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