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学堂还在建设之中,而所需钱粮皆由大汉朝廷出资。
刘平看着送上来的奏章,竟发现银子都是以每日数万两之数消耗。
果然搞教育是要烧钱的,但刘平却花的毫不心疼。
同时趁着这个机会,小元子奉命去户部收来了去年大汉一年的财政报表。
国库的各项支出和进账皆记在这本厚厚的账簿中。
刘平端坐桌椅,一页一页的翻阅着账簿中的各项数据。
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看的让人头疼无比。
要是让刘平一项一项的看,便是看一个月也看不完。
好在户部的官员都不是吃干饭的,早已将主要去项的总和记下。
刘平只翻了两个多时辰,便大致了解了去年大汉整体的财政情况。
因为取消了崇祯年间的众多加派,以及各种各样苛捐杂税的原因,如今大汉的主要赋税只有田税和商税这两个正税。
按照一亩地只收三成租子,山东一省的两季粮食总和为四百八十万石。
折成银子后,中央财政最后收上来的税为三百八十万两左右。
河南也大差不差,今年朝廷收上来的粮食总和为三百七十万石左右,折银近三百万两。
北直隶则少了许多,两季粮食加起来还不到二百万石,折银只有一百五十万两。
当然了,这是并没有记入各地官田的数据。
就像是河南一地,占大头的还是曾经几个王爷的土地,只不过皆被设成了官田。
北直隶也大差不差,官田的数量大大超过了民间私田的数目。
可有京师这个吞金兽在,北直隶的官田即使数量庞大,也堪堪才维持平稳。
这些官田所收的赋税,均用来发放各地驻军的饷银和官员们的俸禄,最后剩下的一部分则交于了宫中的皇家内库。
而刘平的大汉皇家内库,仅在去年一年之中,依靠各地官田最后的进纳,便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二十多万两。
最后则是让人头疼的商税了,即便这段时间之内,刘平已下令将联合商会的模式在大汉境内推行。
可没有任何意外,去年的联合商会遭到了商人的集体抵制。
商会没有人入股售卖东西,刘平自然也分不得利润。
最后去年三地所收取的商税,竟只有单单的二十多万两。
要知道在河南之时,刘平光凭借着联合商会的利润,一年便有百万两银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