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演武石上,我一番关于“情”字的开导点拨之后,清玄观内的气氛确实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弟子们依旧每日闻鸡起舞,勤修不辍,只是那份曾经萦绕在某些人眉宇间的、若有若无的少女情怀,似乎被一层刻意的冷静与疏离所取代。尤其是秋云与柳如烟,她们在面对我时,目光愈发恭敬,言语间也更加恪守师徒之礼,仿佛要用这种方式来斩断心中那份不合时宜的涟漪。而秋燕,那个曾经像小尾巴一样总爱缠着我的小丫头,也变得沉默了许多,练剑时更加刻苦,眼神中却少了几分往日的灵动与跳脱,多了一丝莫名的执拗。
我知道,她们是将我的话听进去了,却也可能因此而压抑了某些天性。情之一字,本就如水,堵不如疏。强行压制,或许能得一时平静,却也可能在心湖深处积蓄暗流,一旦爆发,反而更为汹涌。
数日后,我见弟子们心境渐稳,便决定再为她们点拨一番,希望能将她们从那份对“情”的困惑与压抑中引导出来,真正踏上心无挂碍、道心通明的正途。
这一日,晨曦微露,星隐谷中灵雾氤氲。我将五位弟子以及白泽召集到观星台之上。
“今日,为师不与你们论剑法神通,亦不谈符箓丹道,只想与你们再聊一聊……‘道’与‘情’。”我盘膝坐于观星台中央,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位弟子,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庄重。
弟子们闻言,皆是神色一肃,垂首静听。秋云和柳如烟的睫毛微微颤动,似乎想起了前几日的那番谈话。秋燕则偷偷抬眼看了我一下,小嘴微抿,眼神中带着几分不解与……一丝期待。
我缓缓开口道:“《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有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又言‘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此乃道家修心之本。”
“然,何为清静?何为归真?是否便要如槁木死灰,断绝七情六欲,方为正道?”我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深邃,“非也!《道德经》亦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不仁’,非冷酷无情,而是指天道运行,圣人治世,皆以自然为法,不偏私,不妄为,视万物众生为平等,不因一己之好恶而干涉其生灭荣枯。此乃大仁,亦是大爱。”
“情,乃天地化生万物之动力,亦是人心之本源。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皆是道在人间的显化。我辈修士,体悟大道,并非要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