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如烟,我并未在庐山的秀美风光中过多停留。
她有了自己的道,有了新的方向,我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亏欠,也终于卸下了一半。
另一半,在秋云那里。
我站在石桥之上,闭上双眼。神识如一张无形无质的巨网,瞬间挣脱了这方天地的束缚,向着整个神州大地笼罩而去。
江南的烟雨,北国的风雪,西域的黄沙,东海的潮声……
亿万生灵的悲欢离合,在这张网中,都化作了最细微的,一闪而逝的因果之线。
我很快便找到了她。
在距离庐山千里之外,一处位于湘西群山深处,地图上甚至都没有标注的偏僻山谷之中。
那里的气息,平和,宁静,甚至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与世隔绝的淡泊。
我一步踏出。
脚下的空间,如同一张被揉皱的画卷,在我面前迅速地折叠、延展。眼前的景象,从庐山的青翠竹林,瞬间切换成了湘西那充满了神秘气息的,连绵起伏的黛色群山。
不过一呼一吸之间,我便已跨越了千里山河。
我收敛了所有的气息,如同一缕再普通不过的山间清风,悄无声息地飘入了那座山谷。
谷口立着一块有些风化的石碑,上面用娟秀却又带着几分疲惫的笔迹,刻着三个字。
望仙谷。
这三个字,像一根细小的针,扎入我的心口,泛起一阵微不可察的酸涩。
望仙……
是期盼着仙人归来?
还是凝望着那条,自己早已放弃的仙路?
谷中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几十户人家,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这里的村民,穿着朴素的土布衣裳,脸上带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淳朴与安宁。
我看到,秋云就站在村口最大的一棵古榕树下。
她穿着一身,与当地村民别无二致的粗布麻衣,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挽着,脸上未施粉黛,素面朝天。
二十年的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比柳如烟更加明显。她的眼角,已有了几缕淡淡的细纹。那双总是充满了冷静与睿智的眼眸,此刻,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与疲惫。
她的身旁,围着十几个扎着总角,穿着五颜六色小褂的孩童。
她正在教他们识字。
她的身前没有书案,只有一片用树枝圈起来的平整的沙地。
她的手中没有戒尺,只有一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