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陕北谍影,周教官的请求(第1页)

当宝塔山那标志性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

整个红二师,这支如同在炼狱中跋涉了数万里的疲惫之师,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

没有欢呼,没有呐喊。

只有一片死寂。

死寂过后,是压抑不住此起彼伏的低泣。

无数条在枪林弹雨中不曾弯曲过的铁汉,此刻却像个孩子一样,扔掉了手里的枪,一屁股瘫坐在黄土地上。

任由滚烫的泪水,混合着脸上的泥污,肆意流淌。

他们终于到了。

这一路上,他们告别了太多的兄弟,埋葬了太多的战友。

他们翻过雪山,走过草地,啃过草根,嚼过皮带。

如今,终于看到目的地。

祁振邦站在队伍最前方的山坡上,望着眼前那片贫瘠却又充满了希望的黄土地,望着自己身后那群衣衫褴褛、瘦骨嶙峋,但眼睛里却重新燃起了光的战士,心中百感交集。

李云龙、丁伟、孔杰三人走在他身后。

往日里咋咋呼呼的李云龙,此刻也难得地沉默着,他只是走上前低声问道:

“师长,我们到了?”

“嗯,到了。”祁振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安顿部队,是一件极其繁琐的事。

搭建窝棚,挖掘窑洞,清点伤员,分配仅有的一点粮食。

祁振邦忙得脚不沾地,一名总部的警卫员找到了他。

“祁师长,周教官请您过去一趟。”

祁振邦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早已看不出原色的军装,跟着警卫员,走向了那排最显眼的窑洞。

沿途,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战士们扛着锄头,喊着号子,在山坡上开凿新的家园。

河边的妇女一边浣洗衣物,一边唱着悠扬的信天游。

贫穷,落后。

却也充满了一种野蛮生长、燎原烈火般的生命力。

总部的窑洞比想象的还要简陋。

土坯的墙壁,凹凸不平。

几张用木板拼凑起来的桌子,就是指挥中枢。

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用红蓝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的作战地图。

空气里,飘着一股浓烈、劣质烟草的味道。

周教官正俯身在地图前,研究着什么。

他看起来比在魔都时更加清瘦,也更加疲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