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凑了过来,一脸的好奇和八卦,像个急着听故事的半大孩子。
“快看看,快看看,校长他老人家,都跟你说什么体己话了?”他挤眉弄眼地打趣道,“是不是看你小子一战成名,要给你封个大官,再许个漂亮老婆,让你回去当他的好学生?”
祁振邦被他逗笑了,摇了摇头,展开手中的信。
信纸是上等的道林纸,触手温润。
字是熟悉的字,挥洒之中带着锋锐之气,不能说笔力多强,不过看着苍劲有力,可见在字上是下过功夫的。
从字可以认出,是校长亲笔无疑。
祁振邦好奇这封信的内容,屏气凝神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信的开头,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温情和追忆。
校长用极具感染力的笔触,回忆了当年在黄埔军校,他与祁振邦初次见面的情景。
他甚至还记得,在一次战术课上,祁振邦曾就“以弱胜强”这个题目,提出过一番让他都为之惊艳的见解。
紧接着又提到了东征,提到了祁振邦是如何率领一个连的兵力,端了地方的炮兵阵地,为了最后胜利打下基础。
信中写道:当此之时,吾心甚慰,以为国家又得一栋梁之才。
字里行间,满是一位老师对自己最得意、却也最叛逆的学生,那种充满了欣赏、惋惜和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情感。
老陈在一旁看着,也不由得啧啧称奇:“好家伙,这感情牌打得可真够厉害的。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你们是情同父子的师生呢。”
祁振邦不置可否,继续往下看。
果然,在长篇的追忆和抒情之后,终于图穷匕见。
信的后半段语气陡然一变,充满了领袖的决断和魄力。
校长在信中痛陈,当前国难当头,日寇猖獗,正是需要像祁振邦这样的绝世将才,为国效力,为民族尽忠之时。
他说,祁振邦的才华正在被歪理邪说所耽误,正在被“草寇流寇”的狭隘格局所束缚。
最后,校长开出了一个,足以让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军人都为之疯狂的价码。
“……只要振邦愿意迷途知返,重回革命正途。我以领袖之人格担保,即刻,任命你为中央军嫡系主力,第七军军长之职,虚位以待!”
“另,授陆军中将军衔,配中正剑,所有军官任免、部队整编,皆由你一人决断,不受任何掣肘!”
“望振邦你审时度势,以国为重,早日归来,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