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告老还乡(第1页)

自那日后,鳌拜依旧是那个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出入宫禁,百官避道。

然而明眼人都察觉到了一丝不同——皇上召见鳌拜议事时,身边总会带着那个玉雪可爱的大阿哥承祜。

若说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巧合,那三番五次之后,这便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新常态。

承祜如今已一岁有半,能扶着东西颤巍巍地走几步,嘴里也能蹦出些含糊不清的词句。

每当鳌拜那洪钟般的嗓音因与政敌争执而拔高,将殿内气氛压迫至冰点时,康熙总会不动声色地将怀中的承祜稍稍往前一递。

承祜便会恰到好处地,用他那双黑曜石般澄澈的桃花眼,好奇地望向那个吹胡子瞪眼的大胡子爷爷。

他如今已能熟练运用新解锁的微表情诱导技能。这技能对一个婴孩而言,并非让他能言善辩,而是赋予了他一种野兽般的直觉。

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鳌拜那张凶悍面孔下,一闪而逝的疲惫、烦躁,甚至是隐藏极深的寂寥。

于是,他会在鳌拜戾气最盛时,忽然伸出肉乎乎的小手,咿咿呀呀地去抓他官帽上晃动的花翎;或是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发出一串咯咯的、清脆如银铃的笑声。

这些在旁人看来纯属孩童天性的举动,却总能像一根精准的绣花针,瞬间刺破鳌拜鼓胀起来的权势气球。

对一个征战沙场、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满洲第一巴图鲁,可以拔刀,可以怒吼,却唯独无法对一个向你伸手要抱抱的奶娃娃,继续释放你的杀气。

这是一种无声的、却又无比残忍的酷刑,它在不断提醒着鳌拜,他老了。他所追求的权势、威严,在这个象征着未来的皇长子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这一日,朝会散后,康熙依旧在南书房召见了鳌拜、明珠等几位核心大臣,商议黄河决堤的赈灾事宜。

承祜被宫女抱着,就坐在康熙身侧不远处的一张铺着厚毯的矮榻上,摆弄着几块色彩斑斓的东珠。

阳光从窗格透入,在他长而卷翘的睫毛上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精致得仿佛不似凡人,带着一种令人心神摇曳的妖异之美。

殿内,争论很快进入了白热化。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刻从户部拨银三十万两,由河道总督靳辅全权调度!”索额图慷慨陈词,他是皇后的叔父,天然站在康熙这边。

鳌拜冷哼一声,声如闷雷:“三十万两?你说得轻巧!现如今国库哪来这么多现银?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