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殿的火光,燃了整整一夜,才被京营的兵士扑灭。
太子赵无极谋逆伏诛的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在天亮之前,便以风驰电掣之势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这一消息,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引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与人们预期的不同,百姓们并没有因为太子的伏诛而感到丝毫的喜悦,相反,一种更深沉的惶恐如阴霾一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国本动摇,这无疑是天下大乱的征兆,人们开始担心自己的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平定叛乱后的第三日,一场气氛压抑到极致的大朝会,在太和殿隆重召开。
文武百官们身着厚重的朝服,一个个都面色凝重,垂首而立,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轻微的咳嗽声,在这死一般的寂静中显得格外突兀。
大殿的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这股味道虽然很淡,但却异常刺鼻,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个人,那晚的厮杀是何等惨烈。
龙椅之上,天启帝端坐着,他的身形枯槁,面容憔悴,仿佛一夜之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苍老了不止十岁。
他的眼神浑浊,却又带着一丝经历过大风大浪后的死寂与平静。
一个太子被废,一个太子被杀。
他这位九五之尊,在储君一事上,可谓是一败涂地。
“众卿,有本早奏。”天启帝的声音,沙哑而疲惫。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无人敢在此时开口。
谈功,会显得幸灾乐祸;谈过,又怕触怒天颜。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直闭目养神的镇国公秦战,缓缓睁开了双眼。他一步踏出,那沉重的甲胄碰撞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陛下!”秦战声如洪钟,打破了死寂,“太子谋逆,罪不容赦。然,国不可一日无储。储君之位空悬,则人心浮动,社稷不稳。为江山计,为万民计,恳请陛下早立新储,以安天下!”
此言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
在这一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像被磁石吸引一般,齐刷刷地集中到了秦战身上。
谁都没有预料到,第一个打破沉默、站出来发言的人,竟然会是这位在朝堂上一直以沉默寡言著称的军方第一人——秦战!
天启帝那原本有些浑浊的目光,此刻也如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