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顾长歌没有去军营,也没有理会朝堂上那些关于他的、沸沸扬扬的议论。
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载着他,径直来到了皇城之内,一处比东宫、比金銮殿,还要更加威严、更加古老的所在——大夏皇家书库。
这里,是整个大夏王朝的知识圣殿与历史根脉。
建筑,通体由巨大的青黑色岩石建成,不见雕梁画栋,更无琉璃金瓦,却自有一股历经千年风雨、阅尽王朝更迭的磅礴与肃穆之气。仅仅是站在它的面前,便能感受到一种,因知识与历史的厚重,而产生的无形压力。
门口,没有披坚执锐的卫兵,只有一个须发皆白、气息微弱得仿佛随时都会乘风归去的老太监,正靠在门前的躺椅上,悠然地晒着太阳。
顾长歌走上前,恭敬地,将天启帝亲赐的那块,允许他进入第三层的金牌,双手奉上。
老太监的眼皮,这才慢悠悠地,抬起了一道缝。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深处却藏着一丝能看透人心的精光。他的目光,在金牌上停留了片刻,又在顾长歌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上,打量了许久。
“皇家书库,已有三十年,无人登上过三楼了。”
老太监的声音,像是两块干枯的树皮在摩擦,沙哑而悠远。“上一位上去的,是当今的太子。他待了一天,便空手而归,说三楼之学,太过虚无缥缈,不如经史子集,来得实在。”
他顿了顿,似乎是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心不诚,缘不到,见了真佛,也只当是泥塑木雕。”
“年轻人,你有三日的时间。”
“记住,只可观阅,不可拓印,更不可损毁。否则,神仙,也救不了你。”
说罢,他便又闭上了眼睛,仿佛,再次睡去。
顾长歌躬身一揖,迈步,走入了这座巨大的知识殿堂。
书库的第一层,无比广阔,一排排高达数丈的楠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无穷无尽。无数白发苍苍的鸿儒学者,如同勤劳的蚂蚁,正沉浸在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之中。
这里的空气,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弥漫着一股好闻的、由书卷、桐油与岁月混合而成的独特馨香。顾长歌甚至能看到,阳光从极高的窗棂透入,在空气中,形成了无数道光柱,光柱里,有亿万颗细小的尘埃,在安静地,飞舞。
他没有停留,径直走向通往二楼的楼梯。
二楼,存放的是各朝各代的官方档案、郡县图志、以及一些较为基础的武学功法。这里的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