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无川不成军(第1页)

川江之上,雾气未散。

一艘轮船,拉响了低沉的汽笛,缓缓驶入山城码头。

甲板中央,静静安放着一具厚重的、覆盖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棺椁。

那是王铭章将军的灵柩。

消息早已传遍山城。

这一日,连日来日军飞机例行的轰炸声,竟破天荒地没有响起。

天空依旧压抑。

码头沿线,早已戒严。

但戒严线之外,却是人山人海。

无数的山城市民,男女老少,臂缠黑纱,胸戴白花,站立在潮湿的江岸。

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动员,他们是自发而来,要迎接他们川蜀走出去的英雄,迎接那位用生命为川人、为国人挣得了无上荣光的将军回家。

空气中听不到往常市井的喧哗,只有江水的呜咽和此起彼伏的啜泣声。

委员长身着戎装,臂戴黑纱,面色沉痛肃穆,亲自率领着军政要员、各路将领,早已肃立在码头最前方。

他摒弃了所有仪仗,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紧紧盯着那艘缓缓靠岸的轮船,眼神复杂,有悲痛,有敬意,更有一份难以言喻的沉重。

轮船终于停稳。跳板搭上。

八名身材高大的礼兵,迈着沉重而极其缓慢的正步,登船,小心翼翼地抬起那具承载着山岳之重的灵柩。

当灵柩被缓缓抬下跳板,踏上川蜀土地的那一刻——

“敬礼——”

随着值星官一声带着哭腔的口令,码头内外所有军警官兵,齐刷刷抬手敬礼!

动作统一!

委员长没有敬礼,他上前一步,竟直接走到了抬棺礼兵的身侧。

在所有人震惊和动容的目光中,他伸出手,稳稳地托住了棺木的一角!

委员长亲自抬棺!

这一幕,瞬间击碎了无数人的心防!

人群中爆发出更大的悲声!

镁光灯疯狂闪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委员长脸色紧绷,一语不发,只是用他并不算强壮的肩膀,承担起棺木的一份重量,也承担起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他要用这种方式,向王铭章,向所有为国捐躯的将士,表达最高的敬意。

灵柩被缓缓抬上早已准备好的、由白花的炮车。

车队启动,以最缓慢的速度,驶向市区。

道路两旁,早已被白色的人潮所淹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