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日军大本营陆军部。
台儿庄惨败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原本骄矜自负的日军高层中炸响。
最初的不可置信迅速转化为滔天的震怒和羞耻。
会议室内的气氛降至冰点,高级将领们面色铁青,仿佛能滴出水来。
“耻辱!帝国陆军建军以来未有之奇耻大辱!”一位大将拳头狠狠砸在桌面上,震得茶杯乱响。
“矶谷廉介无能!辱没了皇军威名!死不足惜!”
“必须报复!必须用支那人的血来洗刷这一耻辱!”
震怒之余,大本营的战略参谋们开始疯狂地在地图上作业,分析战局。
他们迅速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为了围歼矶谷师团,中国军队投入了最精锐的中央军德械部队林风的新一军,以及装备精良的汤恩伯第20军团。
“看!支那军最核心的王牌力量已经全部暴露了!”一个参谋指着徐州地区,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林风部、汤恩伯部,还有第五战区的主力,几乎都集中在徐州附近!这是天赐良机!”
一个巨大而冒险的战略计划,在大本营近乎报复的心态下迅速形成:
不再满足于击退中国军队,而是要抓住这个“战机”,以绝对优势兵力,南北对进,一举将第五战区主力,包括其最精锐的中央军兵团,合围并彻底歼灭于徐州地区!
他们坚信,只要吃掉这些部队,国民政府将丧失继续抵抗的资本和意志。
“歼灭战”计划迅速下达:
1. 北线(华北方面军): 由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亲自督战,纠集第5师团(板垣征四郎)、第10师团(矶谷败后重组)、第16师团、第114师团等精锐部队,从鲁南、鲁西地区,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南猛扑,直取徐州北部和西部。
他们的任务是强力突破中方军队的阻击线,快速向徐州合拢。
2. 南线(华中派遣军): 由司令官畑俊六大将指挥,集结第9师团、第13师团、第101师团等部,辅以大量重炮和战车部队,从淮北、苏北方向,向北发起猛烈进攻。
他们的目标是击破淮河防线,迅速北上,与北线日军会师,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合围。
3. 空中与机械力量: 日军航空兵团主力被调集过来,将对中国军队的阵地、后勤线路、撤退通道进行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最大限度摧毁中国军队的抵抗能力和机动空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