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维明的79师在无名高地浴血奋战的同时,位于其右翼的80师防区,战斗同样惨烈,
80师的防线涵盖了一段废弃的古镇和周边起伏的丘陵地带。
师长赵振华,此刻正站在古镇最高的一处残破钟楼里,举着望远镜,面色凝重地观察着战局。
他的防区是日军试图进行中央突破的另一把重锤,同时也承受着日军企图迂回包抄的压力。
日军显然看中了古镇相对完善的石质建筑群,试图以此作为突破口。
他们投入了大量步兵,在坦克和直射火炮的掩护下,逐屋逐巷地进行争夺。
“命令二团,放弃前沿那片废墟!把鬼子放进来打!”赵振华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到前沿指挥部,
“他们在街道上冲得欢,进了屋子,就是我们的天下!
告诉战士们,用手榴弹、冲锋枪、燃烧瓶招呼!把每条巷子都变成他们的坟场!”
赵振华采取了与79师野战防御不同的巷战阻滞战术。
他有意放弃部分外围区域,将日军引入镇内复杂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削弱其炮火和坦克的优势。
战斗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打响。
79师的士兵们埋伏在断墙后、屋顶上、地道里。当日军小队沿着街道小心翼翼推进时,往往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火力的打击。
哒哒哒! MP18冲锋枪在近距离巷战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轰! 集束手榴弹从二楼窗口扔下,落在日军坦克的引擎盖上爆炸。
砰!砰! 精准的冷枪从废墟中射出,专打军官和机枪手。
日军每占领一栋房屋,都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中国军队往往在放弃的同时,已经在隔壁建筑设好了新的火力点。
整个古镇变成了一座巨大的迷宫和绞肉机。
在古镇外围的丘陵地带,战斗则是另一种模式。
日军试图抢占制高点,以火力压制镇内守军并掩护其侧翼迂回部队。
“师长!三营守的103高地快顶不住了!鬼子冲了三次了!”参谋焦急地报告。
“让师属炮营给我打一轮覆盖!然后让预备队一连给我反冲上去!
告诉三营长,丢了山头,军法从事!”赵振华果断下令。
德制SFH18 105mm榴弹炮的炮弹呼啸着砸在103高地的日军进攻队形中,暂时遏制了其攻势。
紧接着,一支生力军端着上了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