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挥部,一间显得格外宽敞的瓦房内,灯火通明了一夜。
林风站在一张巨大的营地规划图前,身上依旧穿着那笔挺的将官服,但眼中的血丝暴露了他的彻夜未眠。
陈辞修留下的那份厚重的物资清单和《重建纲要》就摊在桌上,像一块沉重的基石。
他的核心将领们,李维明,赵振华,周卫国、参谋长王铭以及其他几位团长——围坐四周。
“诸位,”林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
“委座和陈部长的厚望,我们收到了。但这碗饭,怎么吃,能不能吃下去,要靠我们自己!”他用手掌重重按在规划图上,“当务之急,是立稳脚跟,打好根基!扩营、招兵、训练、军工,四箭齐发,一刻也不能耽误!”
赵振华咳嗽了几声,指着地图上蜿蜒的山谷:“军座,地盘要尽快划定。
北坡背风向阳,适宜建营房和指挥部,南麓地势平坦开阔,是天然的训练场。
西山坳隐秘,适合安置仓库和即将筹建的修械所,东面缓坡连接外界,可作为与地方百姓往来的区域,设立市集和安置点。”
周卫国补充道:“招兵是重中之重。兵员质量关乎部队根本。
我建议,立即派出多支征兵小组,分赴赣北各主要县乡。
不仅要讲待遇,更要重宣传,重审查。我们要的是敢打仗、听指挥的兵,不是凑数的乌合之众。”
参谋长王铭则更关注细节与秩序:“规划必须明晰。
各区域需用木栅、壕沟初步隔离,标识清楚。
道路要平整拓宽,确保运输畅通。
水源、卫生、防火,都需立下规矩,派专人负责。
不能让营地变成一个混乱的大杂院。”
林风静听各方意见,目光在地图上反复看。
最终,他的手指果断地在地图中心山谷位置画了一个圈,然后向外辐射出几条线。
“好!就依此议!”他说,“以此谷地为轴心,划分四大功能区。
总纲只有八个字——以战养战,以民为本!”
他环视众人,“我们要建的,不只是一支能重新打仗的军队,更是一个能扎根生长,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
命令迅速被发布下去,
仅仅两天后,印着“国民革命军新一军征兵处”大字的布告,就贴遍了分宜乃至更远县城的城门、集市和热闹的村镇。
布告内容言辞恳切而富有煽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