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106师团(第1页)

九月的赣北,暑气未消。

攻克九江的日军第106师团,在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的率领下,沿着南浔路两侧,兵分两路,向德安方向挺进。

士兵们士气高昂,认为在接连的胜利下,前方的华夏军队将不堪一击。

他们的目标是迅速突破防线,席卷赣北,完成江南兵团对汉城侧翼的包抄。

然而,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李玉堂将军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8军(下辖第3师、第15师等)及配属的第70军(下辖第19师等),早已严阵以待。

李玉堂,这位以善守著称的将领,深知此线防御的重要性。

他选择的马鞍山、金官桥一带,并非一马平川,而是连绵的丘陵地带。

其间水田、小溪交错,限制了日军大兵团和重装备的展开,却极其适合构筑多层次防御阵地。

战前,部队日夜不停地加固、修缮、挖掘。

利用山脊棱线,构筑了密密麻麻的散兵坑、迫击炮位。

阵地前铺设了数道铁丝网,埋设了地雷。

炮兵观测所设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前沿。

李玉堂下达了死命令:“没有命令,哪怕打到最后一人,也不准后退一步!我们要在这里,把106师团的牙给崩掉!”

日军第106师团先头部队,一个加强大队,在少量坦克和数门九二式步兵炮的掩护下,逼近金官桥外围阵地。

日军指挥官按照惯例,先进行了一轮试探性的炮击,随后步兵以散兵线展开,猫着腰,小心翼翼地向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推进。

华夏军队的阵地上寂静无声,仿佛空无一人。

这种寂静反而让经验丰富的日军老兵感到不安。

当日军进入百米最佳射程时,一声嘹亮的军号突然划破天际!

紧接着布置在侧翼山腰的马克沁重机枪首先发出怒吼,火舌喷吐,形成的交叉火力瞬间将日军前锋扫倒一片。

紧接着,阵地上所有的武器同时开火!捷克式轻机枪清脆的“哒哒”声,中正式步枪密集的枪声响起。

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完全打懵。

冲在前面的士兵成排倒下,后续部队慌忙趴倒在地,寻找着掩体。

水田泥泞,无处藏身,缓坡之上,完全暴露在守军的火力之下。

日军试图用掷弹筒和步兵炮还击,但华夏军队的火力点经过巧妙伪装,且不断变换位置,难以有效压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